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海会寺次壁间韵

标题包含
海会寺次壁间韵
疏桐曲径对荒亭,得句閒吟任放情。处处青畦延绿亩,村村柳暗又花明。禅居笕水当厨近,野笠锄云掠地轻。古寺钟敲天境外,霸图空剩旧雕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稀疏的梧桐树下蜿蜒的小路通往荒废的凉亭,在这闲适的环境中我信口拈来诗句,任凭情感自由流淌。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绿意盎然的田野,每一村都被柳树和花朵装点得格外明媚。禅修的人家靠近引水的竹管,而农人劳作时头戴斗笠、挥动锄头,轻盈地掠过地面。古老的寺庙钟声传向天际之外,然而昔日辉煌的帝王霸业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那些古老宏伟的建筑痕迹。
去完善
释义
1. 疏桐:指稀疏的梧桐树。 2. 曲径:曲折的小路。 3. 荒亭:荒废的亭子。 4. 得句:在诗歌创作中,作者会选取某些字、词或句作为诗的开头,这个开头就被称为"得句"。 5. 閒吟:闲暇时吟咏。 6. 放情:尽情地抒发感情。 7. 青畦:绿色的田地。 8. 绿亩:绿色的土地。 9. 柳暗:柳树遮蔽,光线暗淡。 10. 花明:花朵盛开,明亮鲜艳。 11. 禅居:寺庙住所。 12. 笕水:通过竹子或木头引来的清水。 13. 当厨:临近厨房。 14. 野笠:田野中的斗笠。 15. 锄云:形容农事活动。 16. 掠地轻:形容土地被轻松地耕种。 17. 古寺:古老的寺庙。 18. 钟敲:钟声敲响。 19. 天境外:天边的世界。 20. 霸图:统治者的野心与抱负。 21. 雕楹:雕刻精美的柱子。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疏桐曲径对荒亭”开篇,描绘出一幅荒凉的画面,通过对比强烈的光与影、疏与密、静与动等元素,传达了幽深寂寥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得句闲吟任放情”,看似随性而为,实则表达了超脱世俗的襟怀。诗人观察入微,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处处青畦延绿亩,村村柳暗又花明”,用丰富的色彩勾勒出乡村的美景。诗中还出现了“禅居笕水当厨近,野笠锄云掠地轻”,将人们带到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世界。结尾“古寺钟敲天境外,霸图空剩旧雕楹”,虽然身处佛门清静之地,但诗人依然心系世事,感叹繁华落尽,终究成空。整首诗格调清幽,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会寺次壁间韵》是南宋诗人陈辉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之前。此时正值南宋朝廷衰落之际,蒙古铁骑入侵中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国家形势动荡不安。 作为南宋末年的士人,陈辉亲历了这段历史的巨变。他曾任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后遭贬谪,流寓江南。在流亡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陈辉来到了海会寺,看到了寺壁上的题诗,灵感迸发,写下了这首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通过对寺院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