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山春眺

标题包含
凤山春眺
满山春树凤毛张,石润岚寒接大荒。翠竹低横三社远,黄沙倒接一溪长。猿啼雨外空云岫,鹭宿烟中静野塘。画意谁知从此得,可堪登眺暂相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山遍野都是春天的树木,形状如同凤凰的羽毛一样展开,湿润的石子和寒冷的风连接着无际的原野。翠绿的竹子低低的横向生长,离三个社区都很远,黄色的沙丘连接到一条长长的溪流。雨外的山上,猴子在叫,白云在飘动;烟雾中的田野里,白鹭在安静的过夜。这美丽的画面从哪里可以得到呢?暂时可以在这观景台上一同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凤山: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东南处的一座山。 2. 春眺:春季的远望或眺望。 3. 满山春树:意指凤山上的树木在春天时繁茂生长。 4. 凤毛张:形容春天的树林如同凤凰羽毛般展开。 5. 石润岚寒:湿润的石头和寒冷的雾气。 6. 接大荒:大荒是古代对边远地区的称谓,这里指与荒凉的边疆相连。 7. 三社:古代行政区划,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乡、镇级区域。 8. 黄沙:黄色的沙子,这里是形容水流中带着沙子。 9. 倒接:指河水曲折流淌的样子。 10. 一溪:一条溪流。 11. 翠竹低横:绿色的竹子横向生长在地面。 12. 猿啼雨外:猿猴在雨后的山洞中哀鸣。 13. 空云岫:形容山间的云彩飘渺不定。 14. 鹭宿烟中:白鹭在烟雾弥漫的田野池塘边歇息。 15. 野塘:野外的小池塘。 16. 画意:绘画的意境和构思。 17. 可堪:能够承受、忍受。 18. 登眺:登上高处远望。 19. 相将:相互伴随。
去完善
赏析
《凤山春眺》是明代诗人陈辉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诗人以凤山的美丽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满山春树凤毛张”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春天里满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石润岚寒接大荒”则通过描绘山石间的湿润和寒冷,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翠竹低横三社远,黄沙倒接一溪长”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凤山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最后两句“画意谁知从此得,可堪登眺暂相将”,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能够暂时忘却烦恼、欣赏美景的喜悦心情。总的来说,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山春眺》是南宋诗人陈辉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27年至1279年间的南宋时期,即中国历史上的宋末元初阶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中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陈辉作为南宋文人,亲身经历了这个时期的战乱和民生艰难。他曾在南渡后的江南地区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间疾苦。 在诗人的眼中,凤山春色成为他寄托家国之思的载体。通过描绘春天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以这幅画面警示人们要珍惜和平时光,警惕战争的威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