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 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 对面电瞋树,当街雨趁人。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 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诗句要在夜间细读,心灵要像远归之人一样得到宁静。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在高处的小楼上倾听一下,柳树上的蝉儿又开始叫唤了。 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井边的苔藓颜色与水的波光交织在一起,花在阴影下显得格外美,竹楼上也是一片繁华景象。 对面电瞋树,当街雨趁人:突然闪电划过对面的树木,街头巷尾的雨点似乎也要追赶着行人。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春天的景色让人想念皇宫,然而旅途漫长,这只是万里行程的开始。 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在江面上呼唤风力前进,让船帆如同挂在天空的席子一样自由飞翔。 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点上油灯,寻找黑暗中的通道,如同走“之”字形路径攀登险峻的高峰。
去完善
释义
1. 句:诗句;这里指诗人刘昭禹的诗句。 2. 夜深:夜晚很深的时候。 3. 天外: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 4. 危楼:高楼,这里指诗人所处的高楼。 5. 侧耳:侧耳倾听,表示聚精会神地听。 6. 高柳:高大的柳树。 7. 鸣蝉:叫着的蝉。 8. 藓色:苔藓的颜色。 9. 围波井:周围的水波环绕着水井。 10. 花阴:花的阴影,这里指有花树荫蔽的地方。 11. 竹楼:竹子搭建的楼房。 12. 对面:面对面;这里指距离很近的地方。 13. 电瞋树:闪电照亮树木,使人感到惊恐。 14. 当街:在街上;这里指大街。 15. 趁人:追赶行人;这里指雨水拍打行人的情景。 16. 春光:春天的阳光。 17. 玉阙:华丽的宫殿;这里指京城。 18. 初程:初始的路程;这里指离开家的路程。 19. 江上:江边;这里指诗人所在的江边。 20. 呼风:呼唤风力;这里指希望风来帮助自己前行。 21. 天边:天空的边缘;这里形容遥远的地方。 22. 挂席:挂起船帆;这里形容快速行驶。 23. 漆灯:用漆涂抹的灯具;这里指昏暗的灯光。 24. 黑洞:光线无法照射到的黑暗地方;这里指漆黑的山洞。 25. 之字:形状像“之”字的山路;这里指陡峭险峻的山峰。
去完善
赏析
《句》刘昭禹: 此诗通过对日常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以“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开篇,描绘了诗人沉浸在文学创作中的心境。接下来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描述了危楼、高柳、藓色、花阴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尾联则以“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收尾,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昭禹的《句》这首古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政局动荡的时期。作者刘昭禹身处其中,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于和平的渴望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弄权,各地藩镇割据,战事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昭禹深感忧虑,他的诗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问题。他用精炼的诗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以及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此外,刘昭禹还是一位具有儒家道德观念的文人,他认为文人应该关注国家大事,为民发声。因此,他的诗作中也流露出一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这种情感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