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山留题
林下事无非,尘中竟不知。白云深拥我,青石合眠谁。
山静捣灵药,夜闲论古诗。此来亲羽客,何日变枯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树林下的生活平淡无奇,未曾沾染尘世纷扰。我被白云拥抱,而青石上安眠的是谁呢?山谷静谧,我在捣制仙药;夜幕降临,闲暇时品味古人的诗篇。与这些仙人亲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年轻不显老态。
去完善
释义
《仙都山留题》刘昭禹
【注释】:
1. 林下事: 比喻隐逸生活的事务。
2. 尘中: 尘世,世俗世界。
3. 白云深拥我: 以白云比喻被隐逸生活的环境包围。
4. 青石合眠谁: 以青石比喻宁静的环境,谁在宁静中安眠?
5. 捣灵药: 指制炼丹药的仙道活动。
6. 夜闲论古诗: 在夜晚闲暇时谈论古代诗歌。
7. 羽客: 仙人或修道之士的别称。
8. 枯髭: 白发,这里指人老去。
去完善
赏析
《仙都山留题》是南宋诗人刘昭禹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仙都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首联“林下事无非,尘中竟不知”,通过对比山林中的闲适生活与尘世的纷扰,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白云深拥我,青石合眠谁”,描绘出山间美景,白云环绕,青石静卧,展现出诗人身处仙境般的意境。
颈联“山静捣灵药,夜闲论古诗”,描绘了山中道士的生活场景,捣制灵药,谈论古诗,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的宁静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尾联“此来亲羽客,何日变枯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道士的亲近之情,以及对岁月流逝、容颜衰老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仙都山留题》是唐朝诗人刘昭禹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古风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盛唐时期,国泰民安,文人墨客们游历山川,诗歌创作达到了高潮。
在这个时间段内,刘昭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是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这种经历使他对山水风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刘昭禹的创作息息相关。唐朝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同时,山水田园诗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
综上所述,《仙都山留题》这首古诗是在唐朝盛唐时期创作出来的,刘昭禹在此时的人生际遇和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都为他创作这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