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蝉
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时雨时晴,山里的树木郁郁葱葱。不要在这夕阳西下时分鸣叫,因为此刻我正身处异乡。我在福建漳州的一座旅馆里过夜,乘坐一叶扁舟离开了岳阳洞庭湖。每年这个时候,我的头发总是不可避免地变白一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漳浦:即漳州之浦,位于今福建南部。此处指刘昭禹旅居之地。
2. 洞庭: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著名风景区,自古为文人墨客游历之地。此处指诗人离开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闻蝉》是唐代诗人刘昭禹创作的一首描绘客居他乡时聆听蝉鸣的诗歌。这首诗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雨水和天气的变化,以及诗人远离故乡、客居异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描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山林显得格外清新。这里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寓含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颔联“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则进一步强调诗人在异地听到蝉鸣时的感受。在诗人眼中,那些试图在傍晚时分引吭高歌的蝉儿似乎也在抒发着异乡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孤馆宿漳浦,扁舟离洞庭”勾勒出了诗人孤独的生活场景:身处寂寞的小旅馆,乘着小船离开故乡,流露出浓厚的心灵孤独之感。
尾联“年年当此际,那免鬓凋零”则揭示了诗人的心境。面对一年又一年的离别之景,诗人无法避免地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蝉》是唐代诗人刘昭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时期,正值唐朝鼎盛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刘昭禹年仅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充满理想和抱负的年纪。他凭借才华和才情,受到了朝野上下的赞誉。然而,当时的官场昏暗,许多有志之士空有满腔热情却无法实现抱负。
唐玄宗时期,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官僚腐败现象严重,宦官专权,科举制度受到严重干扰,使得许多人才无法施展才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刘昭禹创作了《闻蝉》一诗,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