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标题包含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陶渊明祖籍江西九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他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小官,但他天性热爱自然,在任职...查看更多
猪仙宝宝
去完善

译文
年纪还轻就脱离了世事的纷扰,把心情寄托在琴书之中。 身穿粗衣却欣然自乐,虽然常常贫穷却生活安稳。 时机到了自然而然地相聚,牵着马儿在宽阔的道路上稍作休息。 收拾行囊准备清晨出发,暂时告别田园生活。 孤舟渐渐消失在远方,回归的心情越来越强烈。 我的行程何止遥远,跋山涉水已有千里之遥。 看倦了沿途的风景各异,心中依然想念着山林泽畔的居所。 抬头看着云端的高鸟羞愧不已,面对河水中的游鱼也自愧不如。 真正的愿望仍然铭记在心,谁说生活要受到束缚? 姑且随着变化而迁徙,最终回到班生的草庐。
猪仙宝宝
去完善
释义
1.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是陶渊明在做镇军参军时经过曲阿所作。曲阿,地名,今江苏丹阳。 2. 弱龄寄事外:弱龄,年少的时候;寄事外,指对世事无所求。 3. 委怀在琴书:委怀,寄托情怀;琴书,古琴和书籍,代指音乐和文学。 4. 被褐欣自得:被褐,穿着粗布衣服;欣自得,欢喜自乐。 5. 屡空常晏如:屡空,经常贫困;晏如,安然自若。 6. 时来苟冥会:时来,时机来临;苟冥会,偶然相遇。 7. 宛辔憩通衢:宛辔,放松马缰;憩,休息;通衢,大路。 8. 投策命晨装:投策,扔掉马鞭;命晨装,准备早上的行装。 9. 暂与园田疏:暂时离开田园生活。 10. 眇眇孤舟逝:眇眇,遥远的样子;孤舟逝,独自乘坐小船离去。 11. 绵绵归思纡:绵绵,连续不断;归思纡,思家之情萦绕心头。 12. 我行岂不遥:我走的路难道还不远吗? 13. 登降千里余:登降,上山下山的行程;千里余,超过一千里。 14. 目倦川途异:目倦,眼睛疲倦;川途异,路途景色不同。 15. 心念山泽居:想念山中水边的住处。 16. 望云惭高鸟:望云,仰望高空的飞鸟;惭,惭愧不如。 17. 临水愧游鱼:临水,靠近水面;愧,自愧不如。 18. 真想初在襟:真想,真实的想法;初在襟,开始萌发在心中。 19. 谁谓形迹拘:谁说会被形体所限制呢? 20. 聊且凭化迁:聊且,姑且;凭化迁,随生命的变化而变迁。 21. 终返班生庐:班生庐,汉代学者班固的书房,这里指陶渊明的故居。
猪仙宝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游生活的五言古诗,诗中体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田园情怀和渊明自有的风骨傲然。全诗可分四节。 第一节写作者的少年时期寄情于琴书,虽生活贫困但心情愉悦,常常觉得满足。这是诗人为我们展示他本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写他生活中的偶得,是顺应自然之理的结果。这正是体现出陶渊明的生活哲学:“时来苟冥会”,不强求不奋斗,一切随缘而遇。 第三节诗人从途中出发,乘舟游历山水之间,虽遥远而身心俱疲,但望云、临水的心境让他始终保有一颗恬淡的心,无愧无怍。他这种始终保持真实自我,不为世俗所累的精神难能可贵。 第四节诗人表达了无论生活如何变迁,他将永远坚持自己内心的原则,不会为外部环境所左右。“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这两句意味着诗人虽身处乱世,但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定自己的道路。
猪仙宝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405年,当时陶渊明年仅三十五岁。在这段时间里,陶渊明正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他曾任州祭酒、桓玄幕僚等职,但因不满官场腐败和世俗纷扰,决定辞官回乡,过起隐居生活。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北朝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东晋末年,政治黑暗,门阀制度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百姓疾苦重重。陶渊明的诗歌以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志为主,反映了当时民众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社会的期盼。他的诗风质朴自然,富有哲理,成为后世文人雅士学习的典范。
猪仙宝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