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回太守赵庸斋照牒
闭关方喜得幽栖,何用邦侯更品题。
自分终身守环堵,不将一步出盘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一段时间的喜悦独处,何必再请国家领导人评价?
我愿意在这地方终老,一步也不离开这片美丽的溪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太守:古代地方官职,这里指赵庸斋。
2. 赵庸斋:人名,这里指赵姓太守。
3. 照牒:古代官员的文书凭证,类似身份证。
4. 闭关:封闭门户,这里指隐居生活。
5. 幽栖:幽静的地方,这里指隐居所。
6. 何用:为什么需要。
7. 邦侯:诸侯,这里指地方官员。
8. 品题:评定等级,这里指评价。
9. 自分:自己认为。
10. 终身:一生。
11. 守环堵:守着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过简朴的生活。
12. 不将一步出盘溪:不愿离开故乡一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环堵""盘溪"等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隐居生活的愿望。虽然他被任命为太守,但他宁愿放弃这一职位,选择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同时,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人生观: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内心的安宁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缴回太守赵庸斋照牒》是何基在南宋末年时创作的一首词。
在南宋末年,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朝廷腐朽,外患频仍,民生疾苦。然而,士大夫阶层却并未意识到国家的危机,仍然醉生梦死,过着奢侈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何基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忧虑。
何基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他经历了国家由盛而衰的过程,对国家的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士大夫阶层的失望,希望朝廷能够重视国家的危机,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