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晚郊行

标题包含
春晚郊行
村烟澹澹日沈西,岸柳阴阴水拍堤。 江上晚风吹树急,落红满地鹧鸪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村子里烟雾弥漫太阳渐渐落到了西边,河边的柳树绿荫浓郁,水面轻轻拍打堤坝。傍晚的江风吹拂着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满地都是飘零的花瓣,鹧鸪鸟在啼叫。
去完善
释义
1. 春晚: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2. 郊行:在郊外行走。 3. 何基:元代文人,生活于南宋末年至元初,原名何麒,字子恭,号北山。 4. 村烟:村落里的炊烟。 5. 澹澹: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6. 日沈西:太阳向西沉下。 7. 岸柳:河边的柳树。 8. 阴阴:茂盛繁密的样子。 9. 水拍堤:河水拍打堤岸。 10. 晚风:傍晚的风。 11. 落红:凋谢的花朵。 12. 鹧鸪:鸟名,其鸣叫声如“行不得也哥哥”,古人常用鹧鸪的叫声来表示离别之情。 13. 啼:鸟类发出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暮景象: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柳树荫浓,河水轻拍堤岸;江风阵阵,吹动着树枝,花落满地,鹧鸪啼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郊行》是南宋诗人何基的一首描绘春日郊外景象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6年左右的春天,正值南宋孝宗时期的末期。此时,距离金灭北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南宋政权在江南地区巩固下来,但社会矛盾仍然突出,百姓生活困苦,民族矛盾尖锐。 在这个时期,何基作为一位书生,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察。他在春日郊游时,看到农村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不禁发出了“借问农家乞火无?数声柳笛夕阳中”的感叹。这种感慨既是对农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也是对统治者不顾民生、只图享乐的谴责。 此外,何基还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尊严。他在诗中写道:“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穷秋”在这里暗示了国家正处于困境之中,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而南宋朝廷却无动于衷。这让诗人深感忧虑,同时也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