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梅
不染世间儿女尘,任他桃李自争春。
也应高洁难为对,独有修篁是可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受尘世纷扰,任凭桃李竞相绽放。
这等高洁气质实在难以找到匹配之物,唯有挺拔的竹子才堪称佳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夹竹梅:即竹子。这里指一种竹子的品种。
2. 何基:宋朝著名文人,擅长写诗。
3. 不染世间儿女尘:表示竹子不受世俗纷扰,保持高洁的品质。
4. 任他桃李自争春:意指任凭其他花草树木争夺春光,竹子依然保持自己的品质。
5. 高洁:高尚纯洁的品质。
6. 难为对:难以相比。
7. 独有修篁是可人:修篁是指细长的竹子,可人意为让人喜欢。这句话意思是只有这种细长的竹子才让人喜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夹竹梅”为题,表达了诗人何基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的前两句“不染世间儿女尘,任他桃李自争春”,描绘了竹子的高雅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任凭桃李竞相开放,独善其身,表现出诗人的孤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也应高洁难为对”,意味着像竹子一样高洁的品质是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伙伴的,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评价和推崇。最后一句“独有修篁是可人”,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雅、脱俗,成为了诗人心目中可敬可爱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夹竹梅》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何基所作,大约在公元1190年至1248年之间。何基是南宋末年的一位重要文人,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之学。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南宋末年,国家内外交困,民族矛盾激化,战乱频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何基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他在诗中借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慨,如《夹竹梅》一诗,通过描绘夹竹梅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