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标题包含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思归一惆怅,於越古亭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是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雄浑,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张继的作品中最知名的是《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查看更多
kimmy1116
去完善

译文
游客们经历漫长的岁月,用诗歌诠释风土人情。如今他们已离去,曾经的问候已经不再相同。 在南郡迎接徐子,来到临川拜见谢公。心中却无比惆怅,想起那遥远的古亭。
kimmy1116
去完善
释义
1. 淹:滞留。星纪:星空之中。这里指远方的客人。 2. 裁诗:创作诗歌。炼土风:领略当地的风俗风情。 3. 乘传:古代官员乘坐的驿车,这里指窦十九判官赴任。 4.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指普通游客。 5. 南郡: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6. 徐子:春秋时期哲学家徐霞客。这里代指窦十九判官。 7. 临川:江西省抚州市。这里代指窦十九判官将要前往的地方。 8. 谢公:南朝诗人谢灵运。这里代指有才之人。 9. 於越:浙江省的古称。古亭:古老的凉亭。这里代指游历之地。 10. 惆怅:忧愁失意的情绪。
kimmy1116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张继借送别友人窦十九,表达出对江南水乡风光和历史的赞美之情。同时,又表达出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离别的惆怅。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淹"字和"炼"字传达了江南的美好。这里的"星纪"指的是星空,隐含江南的天文之奇;"土风"指民间风俗,暗示江南的地域特色。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一路顺风,前程似锦。"问津"意味着询问道路,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这两句进一步引用了历史典故,表明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南郡迎徐子"是借用刘备迎接徐庶的故事,表达了对朋友的敬重;"临川谒谢公"则是以王羲之拜访谢安的事例,说明了江南的繁荣昌盛。 最后一句"思归一惆怅,於越古亭中",则流露出诗人离别时的感伤。"思归"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不舍,而"於越古亭"则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眷恋。这种情感的表达,让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kimmy11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是唐代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任职江南的美好祝愿。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词的创作时间来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社会陷入了混乱和动荡。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争,这场叛乱最终在763年被平定。在这段时间里,许多文人士大夫被迫离开家乡,远离亲友,奔赴战场或寻求避难。在战乱平息之后,他们纷纷回归故里,重振家业,希望国家能够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继创作了这首《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其次,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张继在当时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但在战乱期间却未能得到重用。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他返回故乡,希望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眷顾,他的仕途并未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友人窦十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在共同的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当窦十九被任命为判官,即将前往江南任职时,张继为他送上了这首饱含祝福的诗篇。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虽然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国家的元气大伤,政治腐败、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此时,文人墨客们纷纷关注民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逐渐走出困境。因此,在这首《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继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在新的任职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了战乱后的恢复期、作者的个人际遇以及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的送别诗。
kimmy11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