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花,花。
深浅,芬葩。
凝为雪,错为霞。
莺和蝶到,苑占宫遮。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
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花。
无论深浅,皆芬芳如花。
雪花如凝,朝霞似错。
莺歌燕舞,苑囿宫阙掩映其中。
恍若误入金谷园,频频驻足美人车旁。
芳草萋萋,欲盖过芳树;东边刚刚飘落,西边又见新绿。
愿春风陪伴同行,一路攀折,直至天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花:指各种花卉。
2. 芬葩:芬芳的花。
3. 金谷路:金谷园之路,这里泛指贵族花园或花园中的小路。
4. 玉人车:指美人的车乘。
5. 陵:超过。
6. 东家、西家:指的是不同人家。
7. 一攀一折向天涯:表示花农沿途采摘鲜花至远方贩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花朵的诗词。诗人以"花"为题,通过不同的颜色、形态和姿态,展现出花的美丽与丰富。从"凝为雪,错为霞"可以看出,这里的"花"并非单一指一种花,而是涵盖了各种花卉,同时也体现了花的洁白无瑕与艳丽多彩的特点。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提到了"莺和蝶"以及"苑占宫遮",这表示在花的吸引下,鸟类和蝴蝶也纷至沓来,使得花的周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些景象也为花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而"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则暗示着赏花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流连忘返于花丛之间。
"芳草欲陵芳树,东家半落西家"这两句描述了花草之间的竞争和生命的更替,意味深长。"愿得春风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这也反映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既展示了花卉的美丽与多样性,又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张南史这首诗的出现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一年对诗人张南史而言也是十分波折。他因战争离乡背井,原本安定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尽管人生际遇遭遇重创,张南史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将这种期盼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比如这首描绘花的诗,通过对花的赞美,隐喻了他对繁荣、安宁的社会环境的期待。
此外,这个时期唐朝虽然表面上仍然强大,但内部的腐朽已经开始凸显,安史之乱正是此间矛盾的爆发。许多文人士大夫在目睹社会的混乱与衰败后,纷纷借诗篇来抒发情感,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这或许是促使张南史创作出这首《花》的重要动力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