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赠云颢法师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此地开新讲,何山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
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穿紫红色华丽丝绸衣裳,春天的大殿里阳光格外明亮悠长。在这里开始新的讲述,遥远的山上老屋仍然紧紧锁住岁月的痕迹。北边的僧侣们的名声非常响亮,师傅的教诲延续着南方的智慧。请不要吝惜用莲花来比喻这美好的事物,因为秦地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教诲。
去完善
释义
1. 青龙寺:位于唐朝都城长安城的新昌坊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50年),为唐代著名的佛教禅院之一。
2. 云颢法师:姓名及生平不详的唐代僧人,法号“云颢”。
3. 紫檀衣:指紫色僧袍,古代高级僧侣所穿之衣。紫檀,紫草科植物,其根茎可作染料,用于制作紫色衣物。
4. 春殿:春天的宫殿,此处指青龙寺内。
5. 开新讲:开始新的讲经课程。
6. 锁旧房:指在远离都城的山林中建立禅房,意为摒弃尘世的烦恼。
7. 僧名:此处指云颢法师的名声。
8.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常作为朝廷的象征。这里指京城长安。
9. 师印:佛教僧众尊奉师傅传授的教义,师印即表示继承了师傅的教诲。
10. 续南方:承接南朝时期佛教教义的传承。
11. 青莲喻:佛教常用莲花来比喻人的清净无染,青莲喻即是此意。
12. 秦人:这里指长安一带的百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青龙寺赠云颢法师”,作者是唐朝诗人曹松。诗中描绘了在青龙寺与云颢法师的交流场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通过“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描绘了青龙寺的环境和氛围。其中,“紫檀衣”象征着僧人的尊严和庄重,而“春殿日尤长”则表达了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平和。
接着,诗人以“此地开新讲,何山鏁旧房”表达对云颢法师讲经说法的赞美。在这里,“新讲”意味着佛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而“旧房”则象征了僧人的修行之处。
然后,诗人通过“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揭示了云颢法师的名声和影响。其中,“喧北阙”意味着法师声名远播,而“续南方”则暗示了佛教思想在南方地区的延续。
最后,诗人以“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表达了人们对佛法的理解和传承。在这里,“青莲喻”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教义,寓意清净无染,而“秦人听未忘”则强调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坚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龙寺赠云颢法师》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世纪末,即唐末时期。
在这个时期,曹松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社会动荡。他出身寒微,一生未仕,长期生活在民间,对社会现象有较深的了解和体验。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云颢法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禅宗思想。
在曹松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寺庙林立,僧侣众多。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派别,强调顿悟和禅定,对后世影响深远。曹松在诗中将云颢法师比作“静对水晶盘”,形象地描绘了法师的宁静、智慧和高尚品质。
综上所述,《青龙寺赠云颢法师》这首诗歌是曹松在唐末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宗教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