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董传留别

标题包含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查看更多
白娟存
去完善

译文
尽管生活简朴,穿着粗衣麻布,但内在有丰富的诗书修养,气质自然高雅出众。我不喜欢与老学究们一起烹煮葫芦叶度日,却被迫跟随举人们参加科举考试。囊中羞涩无法备办马匹去踏青游玩,但眼睛却被那五彩斑斓的选婿车队吸引。即使春风得意时,也不忘夸耀一番。瞧,新鲜出炉的任命诏书墨迹未干,犹如乌鸦羽毛般乌黑油亮。
白娟存
去完善
释义
1. 粗缯大布:指普通的生活用品。粗缯,粗丝织成的衣物;大布,普通布料。 2. 腹有诗书:指学问丰富。诗书,古代文学经典。 3. 气自华:气质自然出众。 4. 老儒:年老的学者。 5. 瓠叶:一种蔬菜,嫩叶可食用。 6. 举子:科举考试的考生。 7. 槐花:唐代科举考试的科场设在长安城东南的槐树街,士子们参加科举时须经此地,后来遂以“槐花”代指科举。 8. 囊空:口袋里空空如也。这里指没有钱财。 9. 寻春马:指骑马出游。 10. 择婿车:古代富贵人家的女儿到婚配年龄时,常常用挑选女婿的车来吸引青年才俊。 11. 得意:科举及第。 12. 诏黄:皇帝的诏书。 13. 湿字如鸦:刚刚写好的诏书上字迹黑亮,如同乌鸦羽毛一般鲜明。
白娟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开篇,凸显出诗人的才情与志趣,即便生活简朴,却因饱读诗书而自带华彩。诗人拒绝陪老儒们煮瓠叶汤,却愿意陪着举子们去争夺功名,表现了其不甘沉寂、积极向上的精神。 下句“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意味深长:尽管囊中羞涩无法置办出游的马匹,但眼前的繁华依然让他眼花缭乱。这句诗既展现出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又体现出他身处繁华社会的复杂心境。 结尾两句“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则充满豪情壮志,意为自己一朝得志,便能蔑视世俗的评判,正如那新鲜出炉的诏书字迹如乌鸦般醒目。这首诗歌颂了知识的力量,以及面对困境依然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白娟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董传留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时苏轼任杭州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和审理诉讼案件。在这首诗中,苏轼主要描绘了董传的文人雅士形象,赞扬了他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在这一年里,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遇到了诸多人生际遇。例如,他在西湖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切磋文学技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同时,他也关注民生疾苦,积极参与赈灾救济等活动,为当地百姓排忧解难。 此外,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北宋中期,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然而,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新旧党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坚守自己的信念,主张改革朝政,振兴国家,但他也因此受到了排挤和打压。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用诗歌抒发情感,传播正能量。
白娟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