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汉宫井

标题包含
汉宫井
辘轳声绝离宫静,班姬几度照金井。 梧桐老去残花开,犹似当时美人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井边轱辘声停静谧宫廷中,班婕妤多次凝视水井金光。苍老梧桐上花朵凋零,好像那些过去的美人身影。
去完善
释义
1. 辘轳: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可以自动提水的工具,通常以木头或金属制成,四周有支臂,顶端装有摇把,下面挂着水桶,旋转摇把即可将水提出。 2. 离宫:指汉宫中用于休闲的宫殿,一般是皇帝和后妃们闲暇时居住的地方。 3. 班姬:即班婕妤,汉代著名才女,是楚令尹子文的后裔。成帝时被选入宫,初为少使,立为婕妤。由于学识渊博,作文赋诗均无遗漏,于是赐给她一个竹如意来击节赞美她美丽的歌喉。因为长期侍奉武帝而无暇打扮,不久即患病,因医治无效而死。 4. 金井:古时在宫殿庭院中设置的井口围栏,用青铜或黄金制作而成,用于装饰和保护井口。 5. 梧桐:一种树木,属于紫葳科,是中国的常见树种之一。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悲伤等情感。 6. 残花:指即将凋谢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汉宫井”为主题,主要描绘了汉代宫廷的沧桑变迁和美人迟暮的景象。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辘轳声绝离宫静”中,“辘轳声绝”象征着宫廷生活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滞。诗人以此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让人感受到宫廷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沉寂之间的对比。 第二句“班姬几度照金井”中,“班姬”是汉代著名的美女,她以美貌和智慧著称,后来成为汉成帝的妃子。这里通过“班姬几度照金井”这一描述,传达了宫殿历经岁月更迭,但仍有女子的身影在其中徘徊流连,揭示了皇宫生活中的孤寂和无奈。 第三句“梧桐老去残花开”中,“梧桐”作为秋天的象征,通常寓含着离别、忧伤的情感。“残花开”则描绘了花朵凋零的画面,传达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句诗句再次强调了历史变迁的主题,同时也寓示着美人容颜的老去。 最后一句“犹似当时美人影”中,“犹似”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当时美人影”则是对前面所述的班姬形象的进一步强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人的眷恋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汉宫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诗人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浓厚历史气息和深切人生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宫井》是唐代诗人邵谒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汉宫井的沧桑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汉宫井》大概创作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年),此时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这种时代背景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沉的情感。 其次,在这一时期,诗人邵谒的个人经历也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因素。据史书记载,邵谒在贞元年间屡试不第,一生郁郁不得志。他曾经游历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诗歌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汉宫井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眷恋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衰弱,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诗人纷纷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邵谒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