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少年行

标题包含
少年行
丈夫十八九,胆气欺韩彭。 报雠不用剑,辅国不用兵。 以目为水鉴,以心作权衡。 愿君似尧舜,能使天下平。 何必走马夸弓矢,然后致得人心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男人年纪二十出头,胆量胜过韩信、彭越。 他要复仇不用剑,辅佐国家不用兵。 用眼作镜明察秋毫,用心权衡公正。 希望您如尧舜般圣明,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又何必炫耀箭术弓法,才能获得民心争艳。
去完善
释义
1. 丈夫:这里指男子,与"妻子"相对。 2. 韩彭:韩是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彭是彭越,也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们二人均善于用兵,勇猛无比。 3. 水鉴:古时的镜子,此处喻指观察事物、判断是非的标准。 4. 尧舜:中国历史上的两位贤明君主,分别为唐尧和虞舜。
去完善
赏析
《少年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与治国理念。作者期望的少年勇士应当具备如韩非、彭越一样的英勇气质,但他们并不依靠刀剑去解决问题,而是以智慧为主,辅佐国家。诗人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应当以内心作为天平,洞察世事;而目光应该如镜子一般,看清自己及周围。诗人以此呼吁君王效仿尧舜,成为治理天下的明君,实现国家的和平稳定。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并非通过骑马射箭展示武力,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少年行》是唐代诗人邵谒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的期盼和激励,希望他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坚定,勇往直前。 在创作这首诗时,邵谒正处于唐末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邵谒深感少年肩负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少年的期许和鼓励。 在这一时期,邵谒的个人经历也非常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最终在五十多岁时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