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览张骞传

标题包含
览张骞传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采摘草药却得不到根部,寻找河流却找不到源头。此时此刻虚度白发,只能感受汉武帝的恩情。桑田未曾听说改变,日月也曾暗淡无光。如果能找到成仙的秘诀,田野间就不会有新的坟墓。没有见到杜甫的诗歌,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去完善
释义
1. 张骞:字子文,汉代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他曾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被誉为"博望侯"。 2. 采药:指求取仙药的行为,此处暗喻寻求真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根:植物生长的根本部位,这里比喻问题的关键所在。 4. 寻河:即寻找黄河的源头。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 5. 虚白首:虚度年华的意思。虚,白白地;白首,指年老,头发变白。 6. 武皇:汉代汉武帝刘彻的尊号。 7. 桑田:出自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沧海桑田",意指世事沧桑、变化无常。 8. 日月曾几昏:太阳和月亮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升起和落下。 9. 仙骨:神仙的身体,此处表示长生不老之法。 10. 垄头:田野中的土堆,此处指坟墓。 11. 杜陵草:代指汉杜陵地区的一种草,具有悠久的历史。
去完善
赏析
《览张骞传》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邵谒的一首五言诗。诗中通过讲述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和西王母传说中的仙桃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首联“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描述了张骞寻仙求药的艰辛经历。“采药不得根”意味着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尝试失败,“寻河不得源”则隐喻着无法找到生命的源头与真谛。这两句表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力不可为的无奈。 颔联“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则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时光荏苒,青春已逝,却仍未寻得仙丹妙药,只能感叹武帝对他的恩情终成虚妄。这里“武皇恩”暗指汉武帝对张骞派遣出使西域的知遇之恩。 颈联“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意在表明尽管人事纷繁复杂,自然界的规律始终不变。诗人借此表达出自己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事物发展自有其轨迹,人类的探索往往难以改变现状。 尾联“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则意味着若能修成仙道,那么世间就不会有新的坟墓出现,死生之事将得以解决。诗人借此事表达了对于永恒、对于生命奥秘的向往和追求。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叙述张骞寻仙未果的故事,揭示了世事沧桑、生命短暂的哲理,同时传达了人类对于生命奥秘、对于永恒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览张骞传》是唐代诗人邵谒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50年前后,当时唐朝国势渐衰,社会动荡不安。 诗人邵谒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年轻时曾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然而并未取得功名。后来回到故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此期间写下了许多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注。 在诗人创作这首《览张骞传》时,正值唐朝国势逐渐衰落之际,边境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对汉代张骞通西域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边疆安宁的期盼。同时,他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