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顷在维扬,陈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一次在扬州,我受邀到陈师文参事家中观赏舞女表演。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让我陶醉其中。这些女子纤细轻盈的身姿如同束紧的洁白丝带,实在令人担忧她们会轻易飘走。应该搭建一座可以避风的地方保护她们的舞蹈,不要让人间凤凰般的美人儿因太过惊艳而飞离人间。她们就像一团温暖的香气和美丽的玉石,无论是笑容还是皱眉都充满了魅力。当她们投入地与心仪的男子眉目传情时,甚至忘记了正在跳错的《伊州》舞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顷在维扬:维扬是扬州的古称,这里指作者曾经在扬州逗留。
2. 陈师文参议:陈师文,字子正,号心斋,南宋末年福建晋江人。曾任福建安抚使兼知泉州,主管两浙西路制置司公事等官职。参议,古代官职名。
3. 舞姬绝妙:形容陈师文家的舞女技艺高超。
4. 能轻举:形容舞女的身材轻盈。
5. 避风台:为保护女子头部不受到风吹而搭建的平台。
6. 莫遣惊鸿飞去:不要让舞女像一只受惊的鸿雁一样逃离。
7. 一团香玉温柔:形容舞女举止优雅,气质高贵。
8. 笑颦俱有风流:形容舞女笑靥如花,舞姿优美。
9. 贪与萧郎眉语:萧郎,指有情郎;眉语,以眉目传情。这句话形容舞女专心致志地与情郎眉目传情,以至于忽略了舞蹈。
10. 舞错《伊州》:伊州,古代音乐曲牌名。这里指舞女在表演时跳错了舞蹈动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是刘克庄在扬州时,为陈师文参议家的舞姬而作。词中首先描绘了舞姬婀娜多姿的体态和轻盈的舞姿,用“束素”来形容她的细腰,用“轻举”来赞美她的舞艺高超。接着设想为舞姬修筑一座避风台,以保护她的美好身姿,不要让翩翩起舞的仙女惊鸿飞走。然后进一步描述舞姬的容颜和举止都充满了温柔的风流韵味,她的每一个笑容和皱眉都透露出无尽的魅力。最后描述她痴迷于与恋人窃窃私语,以至于在舞蹈中失误,但依然显得十分可爱。整首词通过对舞姬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活泼、妩媚、动人的女子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
在这一年,刘克庄已经64岁,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然而,他却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刘克庄的词风独特,语言质朴,善于描绘现实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一时期,南宋的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不安。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部面临着蒙古势力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克庄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反映民众疾苦,以此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