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寓居壁

标题包含
书寓居壁
家枕官河住,楼闲春已深。 水风清燕语,帘日碎桐阴。 煮茗降书困,焚香启道心。 浮云轻富贵,城市即山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靠近河边居住,楼房空闲而春意已浓。 和风吹来溪水声清晰可闻,阳光透过帘幕照在桐树树荫上。 烹煮香茗消解书籍带来的疲倦,点燃香气引导进入悟道的心境。 浮云般的富贵向来淡薄,城市间也有如山林般的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家枕官河:"枕"意指临近。"官河"指官方修建或管理的河道,这里可能指的是南京秦淮河。 2. 春已深: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了。 3. 水风清燕语:清澈的水风中传来了燕子欢快的叫声。 4. 帘日碎桐阴:阳光透过帘子照在梧桐树下的阴影上,显得斑驳而零碎。 5. 煮茗:煮茶。"茗"意为茶叶。 6. 降书困:缓解阅读带来的困倦感。 7. 焚香:点燃香炉中的香。 8. 启道心:启发内心的道德观念。 9. 浮云轻富贵:将富贵比作天空的浮云,强调其虚无短暂。 10. 城市即山林:身处繁华的城市,心境却如宁静的山林一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潘玙的作品,描述了他居住在寓所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都市生活中的一片宁静与超脱。 首联“家枕官河住,楼闲春已深”,诗人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自家寓所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展示了繁华城市中一处宁静的角落。诗人的家靠近河道,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他的寓所显得格外宁静。 颔联“水风清燕语,帘日碎桐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春天里燕子的呢喃和水风的清凉,以及阳光透过桐树树叶洒在窗帘上的光影。这一联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致,同时透露出诗人在此环境中愉悦的心情。 颈联“煮茗降书困,焚香启道心”,诗人以烹茶和焚香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烹茶使人精神焕发,消除读书的疲劳;焚香则使人心神宁静,启发出对哲理的思考。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知识的渴求。 尾联“浮云轻富贵,城市即山林”,诗人以浮云比喻富贵的虚无,表达出自己对待富贵名利的态度——淡泊而超脱。最后一句,诗人将城市比作山林,意味着在这喧闹的城市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寓居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潘玙所作,创作于公元843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潘玙经历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并在长安寓居。他在寓所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晚唐时期,政治腐朽,社会矛盾激化。科举制度虽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选拔人才的标准却越来越偏重形式主义,许多有才华的文人未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潘玙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这使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潘玙在寓所墙壁上题诗,一方面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科举制度的失望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知识和艺术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