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僧铁山见赵山台

标题包含
送僧铁山见赵山台
山台惯与吟僧接,新剖澄江太守符。 前日相逢曾有约,今番一见必如初。 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 握手只谭风与月,莫因名利复踌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常在山间亭台与僧人一起吟诗,最近刚被授予新的职务。 之前约定过再相见一定会和初见时一样,深知海中最美的是水,也明白自己衣衫下藏着宝珠。 我们只要谈论风和月就好,别让名利左右我们的人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台:即赵山台,诗人的友人,此处指赵山台的府邸。 2. 新剖澄江太守符:意指赵山台刚被任命为澄江太守。澄江,水名,位于江苏无锡一带;太守符,古代地方长官的任命凭证。 3. 海里难为水:借用了"海水不能用来洗头"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在道德层面上的清高和对世俗名利的鄙视。 4. 衣中自蕴珠: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品质。珠,指夜光珠,这里用来形容自身才华横溢。 5. 握手只谭风与月: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超脱世俗纷争的追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情谊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诗的首联“山台惯与吟僧接,新剖澄江太守符”描绘了诗人和铁山僧人在山台之上的相聚,以及他们共同欣赏澄江的景色。这种聚会意味着他们对诗词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前日相逢曾有约,今番一见必如初”表明诗人与铁山僧人的友谊长久,这次见面就像初次相识一样亲切。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他们的友谊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 颈联“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则是对铁山僧人的赞美,比喻他具有佛性慧根,就如同海水中的珍珠一般珍贵。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轻视,认为这些东西都无法与真正的智慧相比。 尾联“握手只谭风与月,莫因名利复踌躇”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诗人与铁山僧人共同的追求,即抛开世俗的名利,去追寻诗和远方。这里的“风与月”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象征,表示他们希望在清风明月之中,不受世俗纷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僧铁山见赵山台》是明代诗人潘玙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中期,即15世纪后半叶至16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明朝国力相对强盛,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人潘玙生活于此时,他的一生充满了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交游。他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当时的文人墨客、高僧名士等。 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潘玙深感佛法对人生的启示和对心灵的慰藉作用。因此,他与许多僧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本诗正是为送行一位名叫铁山的僧人,拜会另一位名叫赵山台的著名文人所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