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散策寻溪偶缓行,羁栖愁眼忽双明。
非烟羃羃平芜合,倒影层层远翠横。
鸥鹭低飞映山去,江湖一诺百金轻。
直知已造洞天内,身在人间却自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步在小溪边,偶然放缓了脚步,困居于此的眼睛忽然间明亮起来。烟雾笼罩的原野渐渐合拢,远处层叠的绿色反射在水上。海鸥和白鹭在水中映衬出山峦的影子,江湖间的承诺如同黄金般珍贵。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进入了仙境,但身处人间仍感到惊奇。
去完善
释义
1. 散策:指闲散地漫步或无目的地行走。
2. 羁栖:漂泊在外,暂时停留。
3. 愁眼:形容忧伤的眼神。
4. 羃羃:烟雾弥漫的样子。
5. 平芜:平原上的杂草。
6. 倒影:物体在水中的倒像。
7. 层层:重叠交错。
8. 远翠:远方的翠绿景色。
9. 江湖:江河湖泊,这里代指广阔的世界。
10. 一诺百金轻:形容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11. 洞天: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地,这里泛指美好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野步》是南宋诗人洪炎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野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超凡脱俗的意境追求。诗人以“散策寻溪”开篇,引出他闲适的心情和欣赏美景的愿望。接下来,诗人用“非烟羃羃平芜合,倒影层层远翠横”两句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远处的一片绿草地上,弥漫着朦胧的雾气,而倒影在水面上的青山层层叠叠,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非烟”和“倒影”既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也突显了诗人观察入微的艺术才能。
随后,诗人通过对“鸥鹭低飞映山去,江湖一诺百金轻”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在诗人眼中,天空中低飞的鸥鹭与远处的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江湖一诺百金轻”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直知已造洞天内,身在人间却自惊”抒发了诗人此刻的感受。他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如同仙境的地方,虽然还在人间,却感到无比惊奇和喜悦。这一句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总的来说,这首《野步》以其精炼的语言和华美的意象,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并传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步》是南宋著名诗人洪炎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至1185年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正值金国与南宋和议达成后的相对和平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洪炎已步入中年,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战乱和官场斗争而辞官回乡。在这段时期,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对家乡的田园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时的作品多表现了对家乡风光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虽然战乱频繁,但农业经济仍然较为发达。由于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此外,南宋政府为了巩固国防,实行了一系列的屯田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以发展。这些时代背景都为洪炎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