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傅大卿喜雪

标题包含
和傅大卿喜雪
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賸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燮(1144年-1224年),字和叔,号絜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杨简、陆九渊、舒璘并称“甬上四先生”。 袁燮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师从陆九渊,深受其影响。乾道五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谁能不喜爱飞舞的雪花,在寒冬中再次相见尤为奇妙。 面对这漫天飘雪我感叹世间万物的无常,仿佛洞彻了仙人的智慧,明白了生命的生灭轮回。 雪花在积累消融之后还会再次飘落,仿佛是在短暂的存在后又立刻消失。 雪花并非坚硬的玉石,让人想起苏东坡的诗篇。 谁知道这雪花的滋润之力深远,这需要诗人们去仔细辨别和欣赏。 天上的雪花犹如香气随风飘散,相比于严冬的到来,它的作用似乎更为微妙。 绿窗内的女子因寒冷而紧蹙眉头,贫寒的书生虽然受冻却无法高歌。 这景象如同制阃的贤能师长,看到吉兆的喜悦涌上心头。 鄮山的雪景装点着千岩百嶂,胜过轻盈的柳絮飘落在细小的麦田之上。 和谐的氛围并非偶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公正廉洁的政治。
去完善
释义
《和傅大卿喜雪》是宋代诗人袁燮的作品,该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部分词句的注释: 1. 傅大卿:指傅翼,字大卿,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理学家,曾知鄞县。 2. 人情:泛指人的情感、感受。 3. 腊中:农历十二月。 4. 无生灭:佛教术语,意指超脱生死轮回的世界。 5. 仙翁:这里指范成大,他在《次韵和石湖学士见寄二首》中写道:“天上飞来未觉非,更于腊底见黄霏。” 这里是作者借用范成大的诗句来表达对雪的喜爱。 6. 俄又非:形容雪花的变化无常。 7. 坚牢玉:指雪花。 8. 苏公诗:指苏轼的诗《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9. 须索:必须。 10. 香风天上亦飞花:暗含雪花飘落的景象。 11. 穷腊:寒冬腊月。 12. 嚬翠娥:皱眉。 13. 制阃:指地方长官。 14. 贤师帅:指傅翼。 15. 賸喜:十分欢喜。 16. 嘉祥:吉祥的事物。 17. 婆娑:起舞的样子。 18. 鄮山:古县名,位于今浙江宁波。 19. 全胜:完全胜过。 20. 轻花飘细麦:指春天时轻盈的花瓣飘落,随风飘散在细细的小麦上。
去完善
赏析
《和傅大卿喜雪》是宋代诗人袁燮创作的一首咏雪诗。全诗通过对飞雪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联“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飞雪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在寒冬腊月里再次见到飞雪,更是觉得奇妙无比。这里,诗人通过人们的喜悦之情,衬托出了飞雪的美好。 颔联“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诗人通过对比飞雪的美丽与世界的无常,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这里的“仙翁洞照无生灭”,是指得道成仙的神仙洞察了生死的无常,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颈联“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诗人通过对飞雪的变化进行描述,表达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里的“既积既消还复飞”,形象地描绘了飞雪的生成、消失和再生的过程;而“且飞且积俄又非”,则揭示了事物在瞬息万变的自然规律中不断演变的道理。 尾联“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诗人通过对飞雪滋润大地的赞美,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里的“谁知润泽工夫远”,意味着人们很难理解大自然如何滋养万物;而“须索诗家为明辨”,则是希望诗人能够通过诗歌来表达这一深刻的道理。最后两句“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则是对飞雪滋润大地的赞美,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傅大卿喜雪》是南宋诗人袁燮所作。这首诗歌颂了瑞雪带来丰收的希望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袁燮生活在南宋末年,公元1144年-1235年,他在当时是一位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等职。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入侵,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们仍然以诗书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袁燮作为一名学者,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爱国情怀。 在这首诗中,袁燮通过对瑞雪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国家的祝福。他认为,瑞雪是吉祥的象征,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好运。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充分体现了袁燮作为一位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