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愚谷游北山韵
登山行复歇,脚力钝如蛙。
宿雨少游客,荒畦多落花。
公侯归蔓草,池馆破谁家。
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登山行走再休息,脚步迟缓如同青蛙。
夜雨过后少游客,荒芜田埂散落许多落花。
公侯死后变作蔓草,水池和房屋已被破坏不知属于谁家。
同样都是在感叹春天的消逝,流连于此珍惜万物生发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登山行复歇:登山,指登上北山。行复歇,指行走一段路程后会停下来休息。
2. 脚力钝如蛙:脚力,指行走的能力。钝,指迟钝。如蛙,比喻走路缓慢。这句诗是说爬山的时候走走停停,腿脚就像青蛙一样慢。
3. 宿雨:指前一天的雨水。
4. 荒畦:荒芜的田地。
5. 公侯归蔓草:公侯,这里指有权势的人。蔓草,杂草。这句诗是说有权有势的人都已逝去,只剩下杂草丛生。
6. 池馆破谁家:池馆,池塘边的房屋。破谁家,指破败的房屋属于谁家的。这句诗是说曾经的池塘边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不知道属于谁家了。
7. 伤春:指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8. 物华:指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览北山的情景。首联以登山的脚步疲惫、缓慢为引子,生动地勾画出旅途的艰辛。颔联描写了春雨过后的景象:游客稀少,荒地里的花儿凋谢。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关注。颈联通过对贵族门庭衰落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尾联则通过“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的诗意表达,展现出作者在伤春的同时,也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美好。整首诗情感深沉,韵律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愚谷游北山韵》是南宋诗人释善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和平共处,政治相对稳定,但北方领土被金国占领,故称“南北宋”。
释善珍,俗姓胡,字白叟,号云居,四川成都人。他在青年时期曾试图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屡试不第。后来出家为僧,游历四方,并在江西庐山参禅悟道。在这次游历时,他与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交游唱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如这首《次愚谷游北山韵》。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释善珍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他的诗歌往往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北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怀念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