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端溪峡中
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
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
重林宿雨晦,远岫孤霞明。
飞猱相攀牵,白云乱纵横。
有客溯轻檝,阅胜匪羁程。
逍遥一息间,粪土五侯荣。
搴茗庶蠲热,漱泉聊析酲。
寄言丝竹者,讵识松风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流的溪水在阴暗处流淌,水上微风吹拂。
白色的鸟儿在青翠的山涧中游荡,碧绿的苔藓上铺满红色的花朵。
层层密林被夜雨湿透,显得格外昏暗;远处的山峰在落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孤独的光辉。
矫健的猴子相互攀爬,云雾在空中翻腾交织。
游客们驾驭着轻便的小船,一路欣赏美景,不受行程所限。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些身居高位的显贵们又算得了什么?
采集茶水,希望能去除炎热;用山泉漱口,希望能清醒思绪。
那些沉浸在音乐中的人们,怎能领悟到松林间的风声之美呢?
去完善
释义
1. 端溪:一条位于广东的河流,源出信宜县南狮子岭。
2. 峡中:泛指在山谷之中。
3. 阴岸:幽暗的一侧岸边。
4. 东流水:即水流向东,此处意指湍急的水流。
5. 素羽:洁白的水鸟。
6. 翠涧:山间清澈的小溪。
7. 碧苔:绿色的苔藓。
8. 丹英:红色的植物花朵。
9. 重林:茂密的树林。
10. 宿雨:隔日的雨水。
11. 晦:昏暗。
12. 远岫:远方的峰峦。
13. 孤霞:孤单的晚霞。
14. 飞猱:猿猴的一种,善于攀援。
15. 相攀牵:互相攀爬,表示猴子间的亲密互动。
16. 白云乱纵横:形容云朵在空中自由漂浮的姿态。
17. 泝:逆水而上。
18. 轻檝:轻快的小船。
19. 阅胜:欣赏美景。
20. 匪羁程:不受束缚的行程。
21. 逍遥:闲适自在。
22. 一息间:很短的时间。
23. 粪土五侯荣:蔑视权贵的荣华,将它们视为尘土一般不值一提。
24. 搴茗:采摘茶草。
25. 庶:希望。
26. 蠲热:消除炎热。
27. 漱泉:用泉水漱口。
28. 聊:姑且。
29. 析酲:解醉。
30. 寄言:寄语,对他人说话。
31. 丝竹者:演奏音乐的人。
32. 讵识:岂能领略。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端溪峡中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首联“阴岸东流水,上有微风生”写溪流、微风,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颔联“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进一步细化景致,以素羽(白鸟)和翠涧(绿潭)来形容端溪峡的色彩。颈联“重林宿雨晦,远岫孤霞明”展示出端溪峡的层次感,丛林、山岫若隐若现,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尾联“有客溯轻檝,阅胜匪羁程”中的客就是诗人自己,表达在此情景中自由畅游的乐趣。全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一幅自然山水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诗人杨衡游历了广东的端溪峡中,写下了这首《经端溪峡中》。这时的杨衡已步入中年,曾遭遇政治斗争、亲友离别等人生波折,但仍旧保持着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唐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游山玩水、赋诗作画来抒发情感,追求人生的真谛。杨衡也是如此,他虽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却依然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杨衡通过对端溪峡中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虽然峡中的景色是美丽的,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和感慨,因为他深知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尽管如此,他依然努力寻找内心的宁静,试图在自然的美景中找到慰藉。这种矛盾的心情,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诗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