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峰
松萝高镇夏长寒,透出群峰画恐难。
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松树和藤蔓共同生长在高山上,夏阳漫长而冬寒也不时来袭。如此景色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美丽,但要将之描绘出来却极为困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彰显着五种美德:阳光、雨露、风、土壤、生命,仿佛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云雾散开,鲜花绽放,如同华冠加身一般。
去完善
释义
金鸡峰:位于甘肃省通渭县南部鸡川镇的金鸡山村。
1. 松萝高镇:松萝是一种地衣植物,依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这里的“松萝高镇”表示金鸡山山顶周围长满了松萝,形象地描绘了山顶的生态环境。
2. 夏长寒:“夏”指夏天,“长寒”指的是长时间的寒冷。这里表达了气候特征,意味着即使是在夏季,金鸡山地区的气温也会比较凉爽。
3. 透出群峰:描述的是金鸡山峰在众多山脉中突出的特点,通过“透出”一词来强调其鹤立鸡群的特点。
4. 画恐难:意为用绘画难以捕捉到金鸡峰的美景。这句诗表现出作者对金鸡峰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5. 造化功成:“造化”在这里指的是大自然的力量;“功成”表示成就或成果。整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孕育了金鸡峰这样的美景。
6. 彰五德:“彰”是显露的意思;“五德”在古诗文中常用来形容五种德行或品质,此处没有明确的含义,可能是比喻金鸡峰所展现出的自然之美。
7. 洞天云散:“洞天”本为道家术语,后来引申为仙境、胜境等意;“云散”代表云雾消散。这句话意味着当云雾散去时,金鸡峰的胜境就显露出来。
8. 露花冠:“露”指露水;“花冠”是指花朵。露水沾满花朵,使花冠晶莹透亮,这是对金鸡峰清晨景色的生动描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鸡峰的景色和天地造化的神奇。首句“松萝高镇夏长寒”以松萝的高大、茂盛展现了山峰的壮丽,同时以“夏长寒”暗示了山峰的海拔之高。次句“透出群峰画恐难”则写出了金鸡峰在群山之中独领风骚的气势,其美景如画,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的两句“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是诗的核心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其中“五德”指古代对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的概括,这里用来形容大自然的无尽威力和千变万化。而“洞天云散露花冠”则是对金鸡峰云海景观的独特描绘,云雾消散之际,花朵般的峰峦展现在眼前,充满了神秘与美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鸡峰》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释延寿之手,创作于公元845年前后。
在唐代,中国的佛教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禅宗更是独树一帜,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作为禅宗的重要传人,释延寿在这时期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诗人和禅宗大师。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哲理和深沉的情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创作《金鸡峰》时,释延寿正在云游四方,寻求佛法的真谛。他来到了金鸡峰,被这里的壮丽景色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金鸡峰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正处于繁荣与动荡并存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另一方面,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这些时代背景对释延寿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