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金慎独斋
圣道不可穷,探取随己欲。
平生所受用,政可一言足。
子思著中庸,暗室戒慎独。
危微恐惧心,此念施已熟。
学从西洛来,标榜相品目。
袖手看屋梁,表表知鸿鹄。
谁知胸中尘,往往盈斗斛。
伋也而有知,宁不贻彼忸。
吴侯蚤作吏,未肯事边幅。
得妙自圣处,了不关世俗。
颇知幽隐中,日月所照烛。
不敢欺秋毫,高情洁冰玉。
愿言从君游,著鞭蹈前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圣人的道理无穷无尽,探寻它全凭个人意愿。
这一生所获得的教益,真的只用一句话就足够概括了。
子思撰写《中庸》,教导我们即使在黑暗的小屋里也要戒慎警惕。
危险与细微之间的恐惧之心,这种想法早已深深植入内心。
我从西洛求学而来,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他人。
淡定地看着屋梁,我知道那是鸿鹄展翅的地方。
谁能想到我心中的杂念,常常充盈在斗斛之间。
如果我有所了解,怎么会不让人羞愧呢。
吴侯早早地开始担任官职,却不愿太过关注细节。
他在神圣之处得到美妙之处,完全不会受到世俗影响。
他深知幽深隐秘的地方,被日月照耀和照亮。
他不敢欺骗任何事物,他的高尚情怀就像纯洁的冰玉。
我希望能和你一起畅游学问的海洋,鞭策自己勇往直前。
去完善
释义
1. 南金:代指江苏省苏州市。
2. 慎独斋:作者在苏州的读书之处。
3. 圣道:指儒家学说或道理。
4. 探取随己欲: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寻和学习。
5. 子思著中庸:子思,孔子的孙子,著作《中庸》一书。
6. 暗室戒慎独:一个人在无人时也要保持警觉与自律。
7. 危微恐惧心:警惕细微之处的恐惧之心。
8. 西洛:古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
9. 表表知鸿鹄:彰显出自己的才识和远大志向。
10. 胸中尘:内心世界的污秽。
11. 斗斛:古代量器,常用于度量谷物。这里形容心里的杂念非常多。
12. 伋也而有知:语出《诗经·抑》。
13. 吴侯:作者自称,江苏籍人。
14. 早作吏:早年任官职。
15. 事边幅:处理琐碎事务。
16. 得妙自圣处:在领悟真理之时得到内心的升华。
17. 了不关世俗:完全不与世俗之事纠缠。
18. 幽隐:隐蔽、隐秘的地方。
19.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羽毛,比喻极细小的事物。
20. 著鞭蹈前躅:紧跟着君子的脚步,勇往直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的诗词,诗人在此强调了“慎独”的重要性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引述子思、子思等古代贤者的事例,说明了圣贤之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每个人在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疑惑。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敬畏之心,同时也期待与他人共同学习和进步。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精炼,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南金慎独斋》是南宋诗人陈天麟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慎独斋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战乱与和平交替的时期,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究。陈天麟也不例外,他在生活及创作过程中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陈天麟所处的时代,正是宋朝与金朝抗争的时期,战争频繁,民生疾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家国之痛和人生哲理的探讨。
在人生的际遇上,陈天麟曾担任过文官,但由于对政治的不满和厌倦,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在他的隐居生活中,他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首《题南金慎独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自我约束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