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又次前韵

标题包含
又次前韵
积阴元自宅幽都,昨夜东风一扫无。 玉殿仙班摇杂珮,银罂御膳染香酥。 柳萦翠带方眠眼,梅褪红粧已露须。 拭目太平知有日,两宫勤俭过祥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浓厚的阴影中隐居已久的幽静之地,昨晚一阵东风拂过,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神仙们在华丽的宫殿里摇曳着五彩的玉佩,美食如银罐里的佳肴,散发出香酥的味道。翠绿的柳丝如同飘带般舞动,沉睡的眼眸刚刚苏醒;梅花褪去红色妆容,新生的嫩芽已经显现出来。期待中的太平日子即将来临,两座宫殿都充满勤俭之风,传递出吉祥的征兆。
去完善
释义
1. 幽都:即幽州,古地名,位于今北京地区。 2. 玉殿:指皇宫。 3. 银罂:古代盛酒器。 4. 御膳:皇帝的膳食。 5. 柳萦翠带:形容柳树枝条像绿色的飘带。 6. 梅褪红妆:描述梅花凋谢的过程。 7. 两宫:这里可能指的是北宋的仁宗皇帝和皇后。 8. 祥符:宋朝的一个时期(1008-1016年),时值盛世。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又次前韵》,作者陈天麟为南宋文人,精通诗词歌赋。首联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夜晚的阴霾在东风吹拂下消散无存。这与当时的国家政治气氛相呼应,隐喻着新旧政权的更迭。颔联描述了皇帝身边珠宝满地的场景以及皇家的饮食盛况,体现了皇家气派与威严。颈联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翠绿的柳条缠绕,梅花悄然盛开,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整首诗意象丰富,韵律优美,充满了诗人的才情和乐观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次前韵》是南宋诗人陈天麟的作品,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此时南宋政权已建立约半个世纪,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领域蓬勃发展。此诗创作年代亦在陆游、辛弃疾等著名文人活动的时期,可见当时文坛之活跃。 陈天麟生逢乱世,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国家破碎,百姓离散。他经历了战乱流离,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使他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忧心如焚。后来,南宋政权在临安建立,虽然偏安江南,但仍然推行着抗金政策,致力于国家中兴。在这种背景下,陈天麟加入了抗金队伍,期待恢复故土,重整河山。 在这首诗中,陈天麟以豪情壮志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信念。同时,也流露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同情,反映了他关心民生、关切国家命运的情怀。这种真挚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忠诚,正是他在乱世之中矢志不渝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