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望台湾
极目苍茫浪接天,中藏掌大一山川。当年曾比田横岛,今日重烦杨仆船。飓力吼来风有母,妖氛扫去水无仙。临流远想熊津督,曾破周留定海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向远方,大海与天空相接,在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广袤的山川世界。它曾经被比作古代的田横岛,如今却需要再次麻烦杨仆船只。风暴的力量如同母亲一般咆哮而来,而扫除妖邪的气氛使得水域失去了神仙的身影。站在河边,我想起了那位曾经的熊津督,他曾经打破敌人,安定四海,让世界重新恢复平静。

去完善
释义
1. 海上望台湾:描述作者在海上远眺台湾的景象。
2. 赵翼:清朝文人,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擅长诗词,以文学闻名于当时。
3. 极目苍茫:形容视线所能达到的最远处,这里的景色是一片迷茫。
4. 浪接天:波浪连接到天际,形容海洋的辽阔。
5. 中藏掌大:比喻台湾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大小,但地位重要。
6. 田横岛:田横是秦末的一位壮士,与五百名部下在现今山东的田横岛上自刎,用以表示忠诚。此处借指台湾如同田横岛那样英勇抵抗外敌。
7. 杨仆船:杨仆是西汉时期的将军,这里借指使者或官方船只。
8. 飓力吼来风有母:飓风之力强大,用“风有母”来形象地描述它的力量。
9. 妖氛扫去水无仙:妖氛是指邪恶的气氛,扫去意味着消除,全句象征扫除一切祸患,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10. 临流远想:站在河边沉思往事。
11. 熊津督:指的是韩国三国时期的百济国领袖——达伽·木支为贺。他曾率领部队击退日本侵略者,稳定了半岛局势。
12. 周留:是高丽国的叛臣,后来被百济国击败。
13. 定海埏:指平定沿海一带。

去完善
赏析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海上望台湾》是清代著名诗人、史学家赵翼在乾隆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个时期,赵翼正处于中年阶段,人生经历丰富,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曾任内阁侍读学士,并参与修撰《大清一统志》、《皇朝文献通考》等重要典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也曾受到排挤和冷落。
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正值清王朝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赵翼身处其中,深感国家的繁荣昌盛,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于这块宝岛的向往与期待,使得赵翼创作出这首《海上望台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