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嘉叟侍郎使虏仍用其韵
苏张姓字炳如丹,遍历遐荒觉世宽。
龙勒殊勋标绝域,麟宫奇节障狂澜。
二千里外河源远,十九年间海上寒。
二子精忠君勉继,归来锦领万人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苏张的名与字如同炽热的红炭,他们走过遥远的荒蛮之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们在龙勒地区立下卓越的功勋,在麒麟宫展示了非凡的气节,挡住了邪恶势力。在距离京城二千里的黄河源头,他们感觉到了遥远的历史;在十九年的航海生活中,他们体验了海上的严寒。这两位英雄有极高的忠诚精神,君主应勉励继续前行,当他们荣归故里时,接受万众敬仰的荣耀。
去完善
释义
《送王嘉叟侍郎使虏仍用其韵》是宋代诗人胡铨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诗中涉及的一些关键地点和历史典故的注释:
1. 苏张:这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苏武和张骞。他们曾分别出使匈奴和被匈奴扣押,历经艰难,忠贞不屈。
2. 龙勒:汉代西域的一个地方,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这里是借指匈奴等边疆地区。
3. 麟宫:指麒麟阁,是汉代皇宫内的一座楼阁,用来纪念功臣。后来常用来比喻朝廷和国家。
4. 河源:即黄河源头,这里泛指遥远的北方。
5. 十九年:据史书记载,苏武在匈奴被扣押了十九年,仍然坚守气节。这里是借用苏武的故事来赞美王嘉叟的忠诚品质。
6. 精忠:指忠诚至极的品质。
7. 锦领:古代对官员的一种荣誉奖励,用锦缎制作的官服领口。这里表示对王嘉叟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凯旋而归时能得到广泛的赞誉。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以苏张(苏武、张骞)为榜样,赞颂王嘉叟出使匈奴的功绩。通过描绘异域风光和其在关键时刻展现的英勇品质,表现出诗人对忠臣良将的敬仰之情。诗中的“龙勒”及“麟宫”代表了国家尊严与豪情壮志,而“二子精忠”则期望后人能够继承他们的精神。结尾处“归来锦领万人看”寄予了对英雄胜利的期许,以及对其荣耀归来的热烈欢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