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心亭
为爱方池净,危亭此构新。
寒光摇玉鉴,晴色戏金鳞。
月上骊宫晓,莲开水府春。
主人能息虑,四座绝风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爱这池塘清澈见底,高耸的亭子在此重建如新。
寒冷的光线在水面摇曳如同玉镜,晴朗的景色引得鱼儿跃出水面。
月儿升起,照亮骊山华清宫,莲花盛开,预示着水府的春天到来。
主人能平息杂念,来宾也仿佛远离尘世喧嚣。
去完善
释义
《水心亭》是宋代诗人黄希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爱:喜爱,指诗人对所描写景物的热爱。
2. 方池:正正方方的池塘。
3. 危亭:高耸的亭子。危,高耸的样子。
4. 此构新:这个新建的亭子。构,构建,这里指建筑。
5. 玉鉴:玉石制成的镜子,这里比喻平静的水面。
6. 金鳞:金色的鱼鳞,这里比喻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反射出的光线。
7. 月上骊宫:月亮升起,照亮骊宫。骊宫,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豪华的建筑。
8. 莲开水府:莲花盛开,使得水底世界如同仙境。水府,水中的仙府。
9. 主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0. 息虑:放下忧虑。
11. 四座:四周座位上的宾客。
12. 绝风尘:远离世俗的纷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水心亭的美景与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他的感受。“为爱方池净”表达出诗人对于这片干净湖泊的喜爱之情;“危亭此构新”则表明了水心亭的新颖独特设计。接下来的“寒光摇玉鉴”到“莲开水府春”,诗人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水心亭的美:寒冷的月光照耀在光滑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晴天时金色的鱼在水中嬉戏,月亮升起时的破晓景象和盛开莲花带来的春意盎然。这些画面富有生动的生活气息。最后两句“主人能息虑,四座绝风尘”,诗人赞美亭子的主人能够在此处忘却烦恼,享受宁静的时光。整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心亭》是宋代诗人黄希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水心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水心亭》这首诗歌创作于宋代,大约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
人生际遇:黄希旦作为宋代的一位文人墨客,他的生活轨迹和作品主题都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紧密相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然而,黄希旦并非一帆风顺,他的一生也历经坎坷。因此,在他的诗篇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他对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成为了文学创作的热点。黄希旦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和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