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少明
龙卷风云一发蟠,不妨聊作侍祠官。
高情未许群儿觉,万事何须正眼看。
问道从公春信近,谈天容我酒杯宽。
乘桴亦有平生意,回首纷纷行路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龙卷风与乌云交织在一起,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时,我不妨担任祭祀之神职。高尚的情操并未被众人察觉,世事纷扰,又何必太过在意?与你谈论哲理,似乎春天的脚步已近;谈天的时光里,可以品尝美酒,心情愉悦。航行在波涛之上,也有心中的愿望;回顾身后,漫长的道路充满艰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江少明:名字,此处是作者要寄诗给他的人。
2. 龙卷风云:比喻动荡的局势或变化莫测的情况。
3. 一发蟠: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
4. 不妨:表示可以尝试的意思。
5. 侍祠官:古代官员的一种,主要负责祭祀活动。这里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6. 高情:高尚的情操或志趣。
7. 群儿觉:指普通人的看法和认识。
8. 万事:泛指一切事情。
9. 正眼:认真地看待事物。
10. 问道:探寻道理或真理。
11. 从公:跟随他人一起学习探讨。
12. 春信:春天的消息,这里指好消息。
13. 谈天:谈论宇宙万物的学问,这里指高深的学问。
14. 容我:允许我。
15. 酒杯宽:形容喝酒时的畅快心情。
16. 乘桴:乘坐木筏,这里指渡海的隐喻。
17. 平生意:一生的愿望或抱负。
18. 回首:回顾过去的事情。
19. 纷纷:纷乱的局面。
20. 行路难:路途艰难,这里指人生的艰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江少明的深情厚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诗中“龙卷风云一发蟠,不妨聊作侍祠官”展现出两人之间的默契关系,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相互扶持。接下来的诗句则揭示出诗人对世俗的蔑视:“高情未许群儿觉,万事何须正眼看。”他强调了高尚情操的重要性,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诗人还表达了对共同探讨学问、畅谈人生的向往:“问道从公春信近,谈天容我酒杯宽。”最后两句“乘桴亦有平生意,回首纷纷行路难”则流露出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心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江少明》是南宋诗人朱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初期。这个时期,南宋刚刚建立,正处于金兵南下、国土分裂的困境之中。
在朱松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年轻时曾担任州学教授,后因反对秦桧而被罢官。此后,朱松辗转多地,过着漂泊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与友人江少明的交往逐渐加深,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光。这首《寄江少明》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然而,朱松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他以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友情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