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次张法曹韵
山城臈月盛江梅,底用花奴羯鼓催。
密炬暗随残漏尽,冰肌巧鬭一枝开。
已闻珠贯停檀板,未许葱根近玉杯。
多谢主人能卜昼,幽花未落更重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城的腊月份梅花盛开,何须花奴用羯鼓去催促呢?密集的烛光悄悄跟随着滴漏直到结束,这如玉般的花瓣争艳开放着。听说停止弹奏紫檀木板已经连成珠串了,却还没让青葱般的根部靠近玉杯。衷心感谢主人能够预测白昼的到来,这样梅花尚未凋谢,我们还有机会再来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山城:山地中的城市,这里指作者所在地。
2. 臈月:农历十二月,这里指最寒冷的时候。
3. 江梅:一种生长在长江地区的梅花品种。
4. 底用:何须,表示不必要。
5. 花奴:唐朝时期的著名乐师,这里代指音乐。
6.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用于伴奏舞蹈和歌曲。
7. 密炬:点燃的蜡烛。
8. 暗随:跟随在后面,这里指蜡烛逐渐熄灭。
9. 残漏:古代计时器,即漏壶,用来测量时间。
10. 冰肌:形容女子肌肤白皙如冰。
11. 巧鬬:巧妙地展示。
12. 一枝开:形容梅花开得茂盛。
13. 珠贯:比喻美好的声音或事物。
14. 檀板:檀香木制成的拍板,用于击节发声。
15. 未许:不允许。
16. 葱根:葱的根部,这里代指酒杯。
17. 玉杯:玉制酒杯。
18. 多谢:表示感谢。
19. 主人:宴席的主人,这里指邀请诗人赴宴的人。
20. 卜昼:选择白天举行活动。
21. 幽花:幽香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22. 更重来:再次来拜访。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梅绽放的诗。在诗人的笔下,江梅盛开的景象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示了江梅的形态和魅力。从"山城臈月盛江梅"到"冰肌巧鬪一枝开",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江梅的喜爱之情,以及江梅的美丽和坚韧的品质。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密炬暗随残漏尽"表现了江梅与时间的斗争,以及它顽强生长的精神;"已闻珠贯停檀板,未许葱根近玉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梅的高尚品格的认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江梅的独特魅力。
最后,诗人以"多谢主人能卜昼,幽花未落更重来"结尾,既表达了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又预示了江梅将继续绽放的美景,使整首诗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席上次张法曹韵》是北宋诗人洪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15年,即宋徽宗政和五年。
在这段时间里,洪刍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他在政治上并未取得很高的地位,但文学成就斐然,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力。他与张法曹一同出席宴会,二人以诗词交情甚深。
当时,北宋社会在徽宗朝政的影响下呈现出繁华的景象。然而,也正是这个时期,金国逐渐崛起,对北宋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这种外部压力使当时的文人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洪刍的诗歌中也透露出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