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府佥见山觅酒
火龙走日烁炎天,久渴羁肠拟吸川。
见说蓝桥风月好,愿分清致到吟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东吴:这里指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即历史上的吴国。
2. 府佥:官职名,明代州、府的副职。
3. 蓝桥: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的蓝溪上,相传是唐朝裴航遇仙之处,常用来借指仙境或美好之地。
4. 清致:高洁的情致或品质。
5. 吟边:诗歌创作的过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火”和“渴”作为开篇,描绘了炎炎夏日、大地炙热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种天气下内心的渴望。在炎热的夏季里,诗人望眼欲穿地渴望得到清凉的慰藉,于是他想到了“蓝桥风月”的美景。
这里的“蓝桥”是一个典故,源自唐朝裴铏的小说《传奇·裴航》,描述了裴航在寻仙途中,途经蓝桥驿,遇到仙女云英,得到一粒灵丹玉杵,服食之后成为神仙的故事。在这首诗中,作者化用“蓝桥”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于美酒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分清致到吟边”,作者表示希望自己能品尝到美酒,让内心的清凉到达诗词的创作之地,以此消除炎热带给他的困扰。这是一种借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赞美美酒和表达对于美好景色的向往,传达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吴府佥见山觅酒》是明代诗人潘玙的一首咏史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明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这首诗的创作阶段,潘玙正处在一个富有挑战和机遇的人生阶段。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赫的地位。这可能与他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有关。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沉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在潘玙所处的时代,明朝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弊端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感到苦闷和彷徨。在这种背景下,潘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