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几日赏花天
几日赏花天,月淡荼䕷小。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
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赏花的几天里,月亮微弱而茶蘼花开正盛。诉不尽的相思之情也无法召唤那个人归来,转眼间花儿已凋落满地。春天来临让人担忧忧愁增多,春天离去则令人惋惜欢乐时光减少。一整夜都在梦中度过却无法与那个人相会,直到东方破晓,月亮沉落西窗。

去完善
释义
1. 卜算子:词牌名。
2. 程垓:南宋词人,其父曾任显宦。他创作了大量描绘生活琐事及抒发情感的小令。
3. 几日:表示时间短暂。
4. 赏花天: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5. 月淡:月光暗淡。
6. 荼䕷:指酴醾,一种白色花朵的植物。
7. 写尽:用尽。
8. 唤不来:无法召唤。
9. 怕愁多:担心忧愁的事情太多。
10. 怜欢少:可怜欢乐的时光太少。
11. 一夜:整个晚上。
12. 安排:准备、预备。
13. 梦不成:无法入梦。
14. 月堕西窗晓:月亮落下,窗户边出现曙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卜算子》描绘了一段令人惋惜的春日情景:人们都在尽情欣赏娇艳的花朵,然而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词人却心事重重,无法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他以“月淡荼䕷小”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寂寞与忧郁,暗示着此时的心境已如渐落的月亮一般黯然无光。
接着,词人以“写尽相思唤不来,又是花飞了”展现了自己渴望得到理解和关爱的期盼。他用心倾诉,却无人能懂,如同凋零的花朵般无奈。“春在怕愁多,春去怜欢少”更是道出了他的感慨:当春天还在时,他担忧忧愁太多;而当春天离去,他又怜惜欢乐的时光太少。
最后,“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描述了他无法排遣内心情感,以至于连梦境都无法编织。随着月亮的消失,黎明即将来临,词人也再次陷入寂静之中。整首词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期待和哀伤,将一位深情之人形象地展现出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算子·几日赏花天》是南宋诗人程垓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对峙的历史阶段,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程垓作为南宋文人,生逢乱世,见证了国家的衰颓和人民生活的疾苦。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科举屡试不第,又遭战乱,漂泊异乡。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儒家信仰,关心国事民生,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分忧。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失落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战乱时期,人们失去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但他仍然坚信美好的时光终会来临,这也是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共同信念。通过这一首小词,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坚韧不屈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