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扆
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
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
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
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庄位于波涛之外,秋天的风儿吹来让人心生思念。天上的星星仿佛离天宫很远,金色的战鼓在海边城市的深处响起。静谧的琴声充满了深沉的意味,寒冷的蟋蟀与我一起哀苦地低声吟唱。邻居的渔民似乎知道我们的约定,趁着月光在夜晚去寻找对方。
去完善
释义
1. 别业:旧时指别墅或者离宫、行宫。
2. 沧波:即大海。
3. 玉绳:星名,古人认为它是天帝的象征。这里也可以用来形容极高的天空。
4. 金柝:金属制成的喇叭。这里是用来描述海城的深远。
5. 素瑟:未经染色的瑟。瑟是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6. 寒螀:即蝉,这里可能指深秋的寒蝉。
7. 邻渔:住在附近的渔民。
8. 月夜:有月亮的夜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释希昼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描述了友人的离别地点和季节,传达了别离的伤感之情。这里的“归去心”意味着友人即将离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友情的眷恋。
颔联“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通过对天空和海洋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这里的“玉绳”指的是天上的星辰,“金柝”则是指海滩上的灯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远方找到自己的归宿。
颈联“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通过描绘音乐和动物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愁。这里的“素瑟”指的是古代的弦乐器,“寒螀”则是指一种秋天的昆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尾联“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通过对邻居和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邻渔”指的是居住在附近的渔民,“乘月夜相寻”则意味着诗人和友人之间的约定,即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在夜晚寻找彼此。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朱扆》,作者是宋代的释希昼。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
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当时正值新旧党争激烈时期。而释希昼作为一个诗僧,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受到了这段历史背景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既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释希昼生活的时代,宋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释希昼在诗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