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图成戏作此自庆

标题包含
图成戏作此自庆
昌黎曾到不能画,摩诘能画不曾到。 万秀千奇不出山,秘作深深鬼神奥。 海滨野客一何幸,直抵峰尖问苍昊。 笑呼二子看我盘礴于其间,石剑泉绅,积翠连天,无乃未 了此山之真妙。 何如野客负匮揭箧担囊趋,一任山英指为盗。 贫儿暴富喜难说,时借长歌写幽抱。 不求沈□□□,不用皇甫谧序,草阁蓬窗且结忘形好。 有人问道学谁家,待我寻思却回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昌黎韩愈的山水描绘无人能及,而摩诘王维虽能画出却未曾见过这样的景色。无论是秀丽的山川还是奇特的景象都不出自这座山脉,隐藏在这深山的奥秘简直是鬼斧神工。作为一个幸运的滨海隐士,我有幸抵达山峰之巅仰望苍穹。 大笑高呼韩愈和王维看看我在山间盘坐的身影,山石瀑布如同利剑,泉水连绵不绝,翠绿接连天际,这难道不就是大山的真正奥义吗? 为何我要背负着包裹、布袋和口袋走向大山,让山中草木都以为我是盗贼呢?贫穷的人突然变得富有自然喜悦难言,时常高歌抒怀。 不求著书传世,不必依赖皇甫谧的序言,在简陋的茅屋窗户下也能结交忘年之交。如果有人询问谁家有学问,那就等我去寻找再回来告知吧。
去完善
释义
1. 昌黎: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其曾任过刑部侍郎,世称韩昌黎。 2. 摩诘:王维,唐代诗人、画家,擅长山水画,号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3. 万秀千奇:形容山中景色秀丽,奇特非凡。 4. 野客:山野之人,此处作者自称。 5. 直抵峰尖问苍昊:意指登上山峰之巅,探问天的高度。 6. 二子:指韩愈和王维。 7. 盘礴:形容散乱不整的形态,这里指在山水间游玩时的无拘无束。 8. 石剑泉绅:描述山峰上石头尖锐似剑,泉水细长如带。 9. 积翠连天:形容山上草木繁茂,绿色浓郁,与天际相连。 10. 真妙:真正的妙处。 11. 何如:不如,比不过。 12. 野客负匮揭箧担囊趋:意指带着背包、背着口袋,挑着行李走向山林。 13. 山英:山中英灵,此处可能指的是山中的精灵。 14. 贫儿暴富喜难说:比喻作者突然得到巨大的快乐和幸福。 15. 不求沈□□□:作者认为不需要请求隐居避世的沉湎生活。 16. 不用皇甫谧序:指不依靠名人的推荐或帮助。 17. 草阁蓬窗:简陋的房屋,这里指作者的住处。 18. 忘形好:抛弃世俗名利的心态。 19. 学谁家:指哪家的学问值得学习。
去完善
赏析
《图成戏作此自庆》是元代诗人王履所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创作的山水画,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中的“昌黎曾到不能画,摩诘能画不曾到”是说,韩愈(字昌黎)虽文采飞扬,但无法画出这美景;而王维(字摩诘)虽然擅长绘画,但也未曾画过如此美妙的景色。 接下来,“万秀千奇不出山,秘作深深鬼神奥”描述的是这幅画的景象:山川秀美,千奇百态,它们深藏在大自然中,神秘而令人叹为观止。接下来的两句“海滨野客一何幸,直抵峰尖问苍昊”,作者以“海滨野客”自居,表示自己有幸能够到达山峰之巅,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并向苍穹发问。 随后,作者通过想象与两位先贤对话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他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述与韩愈、王维交流画作的感受,同时暗示自己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这两位前辈。最后,作者表达了他对待艺术的态度:不追求名利,不受外界干扰,保持一颗热爱艺术的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图成戏作此自庆》是明朝著名画家、医学家王履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时的王履正致力于绘画和医学的研究。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在医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绘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王履所处的时代,明朝初年,社会相对稳定,文化氛围浓厚。明朝政府对文化艺术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使得许多文人和艺术家得以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外,由于明朝初年战乱较少,人们的生活也相对安定,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王履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主要体现在他的医学研究和绘画创作上。他在医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撰写了《医经溯洄集》一书,该书对当时的医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在绘画方面,他以山水画见长,其作品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受到了人们的赞誉。然而,王履的绘画作品并没有在当时得到广泛的认可,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有关。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仍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