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僧
石门幽绝甚,独有一禅僧。
寺废余钟在,房高过客登。
山蜂成苦蜜,崖溜结空冰。
如此冬寒月,他人住岂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门深处无比寂静,只有一位禅师在此禅修。
寺庙已破败但钟声仍在回响,高高的房舍有客人来访。
山中蜜蜂酿成了苦涩的蜂蜜,悬崖上的滴水形成了空中冰凌。
在这样的寒冬月份里,换做其他人可能难以居住。
去完善
释义
1. 石门:地名,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2. 幽绝:极其幽静、寂静。
3. 禅僧:佛教术语,指在寺院中修行的僧人。
4. 废寺:被废弃的寺庙。
5. 钟:这里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
6. 高房:此处指的是石门的房屋。
7. 山蜂:蜜蜂的一种,常常采集中草药花蜜,所酿蜂蜜味苦。
8. 崖溜:从悬崖上流下的泉水或雨水。
9. 空冰:在空旷的空气中形成的冰块。
10. 冬寒月:冬天寒冷的季节。
11. 他人住:其他人在这种环境下居住。
12. 岂能:表示疑问或者否定。
去完善
赏析
《石门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中,作者通过对石门、禅僧、寺庙、山蜂、崖溜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寒冬中禅僧清苦的修行生活,以及他坚守信仰、不向艰难困苦低头的坚韧品质。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门僧》是南宋诗人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石门僧人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1127-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历史阶段。政治上,金人入侵、外患严重;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破产流亡。
在赵师秀的个人生活中,他曾担任过多种官职,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南宋后期活跃于文学界,与尤袤、杨万里、陆游等人合称“永嘉四灵”。赵师秀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自身遭遇的影响,渴望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