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方量牧地次韵工曹王亚叟

标题包含
方量牧地次韵工曹王亚叟
朝廷庶事备成康,郡邑承风底事忙。 要使幅员无旷土,始知冀北有留良。 疏狂似我徒劳耳,术业如君讵易量。 奔走幸容陪笑语,每观醉墨屡琳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傅察(1089年-1126年),字公晦,北宋末年著名文人,历任国子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受到时人的赞誉。 傅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朝廷的日常事务中,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大家各司其职,有序而忙碌地工作着。为了让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我们需要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干部,确保他们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尽管我们这些个性独特、不拘小节的人可能无法成为国家治理的主力军,但我仍然相信,那些具备专业技能和能力的人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幸运的是,我们有机会一起谈笑风生,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每当我看到你那酣畅淋漓、光彩夺目的书法作品时,我都感到无比的欣喜和骄傲。
去完善
释义
1. 方量牧地:测量田地面积; 2.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律和题材写作诗歌; 3. 工曹:工部郎官,负责农桑水利事务; 4. 王亚叟:人名; 5. 成康:周代的两个贤明君主; 6. 郡邑:行政区划单位; 7. 承风:接受风气,遵从法令; 8. 事忙:忙碌; 9. 要使:表示目的; 10. 幅员:疆域; 11. 无旷土:没有荒废的土地; 12. 冀北:河北地区; 13. 留良:优良的庄稼; 14. 疏狂: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 15. 徒劳耳:白费力气; 16. 术业:技艺和能力; 17. 讵易量:难以估量; 18. 奔走:奉承拍马; 19. 幸容陪笑语:能够在一起谈笑; 20. 醉墨:指醉酒后写的诗或画; 21. 屡琳琅:形容书法美妙如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方量牧地次韵工曹王亚叟》,作者是宋代诗人傅察。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治理的感慨,并对技艺精湛的人才给予了高度赞誉。 首联以“朝廷庶事备成康,郡邑承风底事忙”描绘了国家治理得当的场景。虽然忙碌,但各地方都能够顺利实施政策,这是对于朝政的肯定。 颔联中的“要使幅员无旷土,始知冀北有留良”是对国家土地管理的赞美。这一联暗示着国家的富饶源自于合理的土地管理和利用,而冀北之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颈联则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疏狂似我徒劳耳,术业如君讵易量”表明在才华横溢的王亚叟面前,作者自愧不如,同时也赞美了王亚叟的高超技艺。 最后一联“奔走幸容陪笑语,每观醉墨屡琳琅”则是诗人的期望和愿景。希望能够在共同的事业中,与王亚叟这样的贤能之人共事,共同为国家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方量牧地次韵工曹王亚叟》是宋代诗人傅察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68年,正值北宋熙宁年间。在这个时期,由于宋神宗的励精图治,北宋王朝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僚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逐渐显现,这也为傅察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傅察(1059-1092),字公晦,其父傅尧俞曾担任尚书左丞一职,因此傅察的家境相对优越。然而,他并未沉溺于富贵生活,而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在求学期间,他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如苏轼、黄庭坚等皆有交往,受益匪浅。 在这首诗中,傅察以“方量牧地”为题,表达了对土地分配不公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劳作,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同时,他也对工曹王亚叟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未能尽到职责,为民谋福利。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傅察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