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老去无心世事轻,但从景物略关情。
晓看鴈阵惊秋晚,夜听鹤声知月明。
石鼎煮茶论水品,土墙题字记花名。
出门更自有真乐,闲向通衢稳步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世事的参与欲望逐渐减弱,只是偶尔关注身边的美好景致。
清晨醒来,看到大雁南飞,感受到秋天的临近;夜晚聆听鹤鸣,感知月色的明亮。
用石炉煮茶,探讨茶艺的水准;在土墙上写字,记录花开的时光。
出门行走,更是能领略生活的乐趣,悠然地在街上漫步,享受宁静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老去:年纪渐增,老年。
2. 无心:不关心,不留意。
3. 世事轻:不重视世俗之事。
4. 景物:自然景色。
5. 略关情:稍微有所关注。
6. 雁阵:排列成一字或人字形的大雁飞行队伍。
7. 惊秋晚:对秋天的来临感到惊讶。
8. 鹤声:鹤的叫声。
9. 水品:茶水的品质。
10. 石鼎:石头制成的香炉。
11. 土墙:用泥土筑成的墙壁。
12. 花名:花的名称。
13. 出门:外出。
14. 真乐:真正的快乐。
15. 闲向:悠闲地向着。
16.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17. 稳步行:平稳地行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悠闲生活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即表达了老去的自己已经对世间事物看得淡泊,如今更多的是关注身边的景致与情感。接下来诗人用“晓看雁阵”、“夜听鹤声”等景象表现秋天的氛围,同时又透露出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热爱。紧接着,他以品茗论水和土墙题字两个细节表达出对生活的从容和对美的追求。最后两句“出门更自有真乐,闲向通衢稳步行”则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咏了秋天的美好,也展示了一个豁达的文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兴》是元朝诗人高翥于至正年间所作的一首咏怀诗。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在这首诗中,高翥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翥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一生经历了不少曲折,曾在官场沉浮,后辞官回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些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
在元朝时期,由于蒙古族统治者的压迫,汉人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然而,这也激发了汉族知识分子们的民族觉醒意识,他们开始反思历史,关注民生,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高翥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