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述怀

标题包含
次韵述怀
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焦土更无遗简策,供厨惟有旧匏尊。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住在江南的黄叶村,用绳子当门闩,破陶罐做窗户,以草席当门。自从遭受盗贼侵袭,村里的人有的已经死去,我很幸运还能与亲朋好友重逢。战火过后,家里连一本书都没留下,厨房里只有一只旧的葫芦酒壶。那些戴着黄色头巾来拜访我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来做什么的,但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谈论大事。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长江之南的地区,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2. 黄叶村:诗人的家乡,具体地点不详。 3. 绳枢:以绳索系住门窗的枢轴,形容房屋简陋。 4. 瓮牖:用破瓮做窗户,形容家境贫寒。 5. 焦土:火灾后的土地,这里指诗人家园被毁。 6. 遗简策:古代书籍记录在竹简上,这里指丢失的书籍。 7. 供厨:家中厨房。 8. 旧匏尊:一种陶制的酒器,这里指家中仅有的一些陈设。 9. 黄巾: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帽子,这里指起义的农民。 10. 疏庸:指自己才能平平,学识浅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为主题,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江南黄叶村的贫困生活,以及遭遇盗贼后的幸运存活。“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两句表达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和生活条件的艰苦。“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则描述了作者因为盗贼之祸而使人们以为他已离世,但他却侥幸生存下来的情况。接下来的四句则表现了他生存的艰难,家中破败不堪,无法找到遗留的书籍文章,日常饮食也需要依靠从前的葫芦樽来盛装。最后两句“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中,“黄巾”是指民间教派的信徒,诗人以黄巾迎拜的场景来自嘲自己生活的困顿和自我价值的怀疑,显示出一种苦涩的自嘲和无奈。整首诗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风格,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困难中的坚韧不屈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述怀》是郑玉在明朝洪武年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时正值明朝初期,国家刚经历过战乱,百废待兴。郑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以博学多才、善于撰文而闻名于世。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却可以看到郑玉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无奈和感慨。 在这段时期,郑玉因才学出众而被荐举为官,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迎合权贵,多次遭贬谪。他曾在家乡广东潮州任职,后因直言不讳地抨击时弊,被贬到江西、湖南等地。这些曲折的遭遇使他对人生的看法变得更加深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玉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笔端,写下了这首《次韵述怀》。诗中,他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反映了郑玉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