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月十四夜玩月岑山次鲍伯原韵

标题包含
八月十四夜玩月岑山次鲍伯原韵
夜深云散碧天开,月影沈沈入酒杯。风露半天成颢气,干戈满目起尘埃。分明沧海浮双岛,隐约严滩见两台。今日有怀须尽兴,明朝无雨约重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时分,厚重的云层散去,天空露出一片湛蓝。月亮的影子渐渐落入杯中,与酒相互辉映。风轻露重,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周围充满了战争与纷乱,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海面上两座小岛若隐若现,江边似乎有两座高山在望。今天有心事,需要尽情释放;明天如果没有下雨,我们约好再次相聚。
去完善
释义
1. 岑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宁波市区的最高峰。 2. 郑玉:明朝文人,字子珍,号玉山,宁海人。 3. 鲍伯原韵:即鲍令晖的诗歌原作,鲍令晖是南朝诗人,曾任尚书左丞。 4. 夜深云散碧天开:形容夜晚天空中的乌云散去,露出了蔚蓝的天空。 5. 月影沈沈入酒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这里指赏月饮酒的场景。 6. 风露半天成颢气:形容露水凝结在空中,形成雾气弥漫的景象。 7. 干戈满目起尘埃:形容战争引起的尘土飞扬。 8. 分明沧海浮双岛:形容海上的两座岛屿非常清晰。 9. 隐约严滩见两台:形容江边的两个高台若隐若现。 10. 今日有怀须尽兴:指今天有情感要抒发,所以要尽情地享受。 11. 明朝无雨约重来:明天如果不下雨的话,我们就约定再次来此游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赏月时的情景与心情。首句“夜深云散碧天开”描绘出夜色渐深、云雾消散后的宁静天空。次句“月影沈沈入酒杯”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倒影在酒水中沉沉浮浮的情景。这种景与物的交融不仅深化了月色之美,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与愉悦。 三、四句“风露半天成颢气,干戈满目起尘埃”则从景色过渡到现实,凸显出当时的社会背景: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一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矛盾的情绪,既享受着平静的美好夜晚,又忧虑着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接下来的两句“分明沧海浮双岛,隐约严滩见两台”,通过海洋和江边的景观,诗人展现出空间的广阔。而其中的“双岛”、“两台”,更增添了几分深远的历史感。这使得整首诗由原本的恬淡与宁静转向了一种开阔与深沉的境界。 最后两句“今日有怀须尽兴,明朝无雨约重来”,表达出诗人对于良辰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再次共赏美景的期待。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放性格,也为全诗增加了激情与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八月十四夜玩月岑山次鲍伯原韵》,是明朝诗人郑玉在八月十四日晚游玩赏月时所作。郑玉生活在明朝时期,作为一位文人雅士,他热衷于赏月、题诗等雅事,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人们生活富足,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较为旺盛。郑玉在这个时期里,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欣赏美景,饮酒作诗,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许多文人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实现自己的理想。郑玉也不例外,他勤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他在科场上并未能如愿以偿,这使他感到有些失落。尽管如此,郑玉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继续关注时事,关心百姓的生活,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