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苇谷

标题包含
苇谷
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 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流荡漾在三川之间,雕刻的阴影里人们在唱歌采摘花朵。 曾经繁华的白翟如今已变成荒凉的土地,苇谷之中风雨交加显得格外凄凉。
去完善
释义
《苇谷》:该诗选自明朝诗人郑玉的《忠臣录》。 1. 水会三川漾碧波:意指在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河流交汇处,此处河水荡漾着绿色的波纹。 2. 雕阴:古代县名,位于今陕西省北部。这里借代整个陕西北部地区。 3. 采花歌:一种民间歌曲,歌词描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4. 白翟:历史上的古国名,位于今陕西省南部,后来逐渐衰落,成为荒凉的土地。 5. 苇谷:地理名词,具体位置未明,但应在白翟附近一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感的水乡风光和浓厚的乡愁情怀。首句“水会三川漾碧波”,以“水会三川”的广阔水面为背景,激起碧波荡漾的画面,凸显出水乡泽国的特点。次句“雕阴人唱采花歌”,通过“雕阴”这一地理名词和“采花歌”的曲调,展示了当地的风俗风情和生活气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记忆中的美好已经发生了变化。诗的后两句“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通过对过去繁荣的白翟地区今日变成荒凉的景象的对比,以及对苇谷地区风雨交织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衰败的痛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借助“凄凄风雨多”的景物渲染,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乡愁和怀旧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苇谷》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郑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朝衰落、元朝崛起的历史时期。郑玉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亲身经历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 在郑玉的一生中,他因博学多才而受到朝廷的重视,曾担任太学博士、国子监祭酒等职。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逐渐衰弱,他因反对权臣贾似道而被排挤罢官,最终隐居于庐山白鹿洞书院,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 郑玉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期。面对国家危机和民族危亡,郑玉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关怀。在这首《苇谷》中,他以芦苇和山谷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流离的哀叹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