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标题包含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居住在山中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山景,简陋的居所就像一亩大小的宫殿。我喜欢烟雾和云彩飘荡在书桌旁,人们看起来就像阁楼漂浮在空中。夜晚月光照耀下景色格外明亮,清晨雾气中的景色更加郁郁葱葱。如果与穿着羊毛衣的人坐在江边亭子的景色相比,只差一缕微风了。
去完善
释义
1. 师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的一座山峰,相传为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讲学之地。 2. 书楼:指唐长孺先生的藏书楼。 3. 见寄:指唐长孺先生寄给郑玉的诗篇。 4.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内容作诗回应。 5. 居山:指居住在师山附近的郑玉。 6. 日夕:日夜。 7. 山容:山的容貌,这里指山的美景。 8. 环堵萧然:形容房屋简陋,环境清幽。 9. 一亩宫:指面积不大的书房或藏书楼。 10. 我喜烟云来几上:描述作者喜欢在自己的书桌前欣赏美丽的山水画卷。 11. 人看楼阁出空中:描绘了藏书楼的景象,仿佛从空中拔地而起。 12. 月色:月亮的光辉。 13. 偏明朗:格外明亮。 14. 晓起岚光更郁葱:早晨起来时,山中雾气显得更加浓郁和青翠。 15. 羊裘轩:古代隐士羊裘的居所,此处借指唐长孺先生的藏书楼。 16. 临江:靠近江边。 17. 惟欠一丝风:意指羊裘轩上的景色与师山的景色相比,只差江边的微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师山书楼的景致为主题,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首联通过描绘“居山”、“环堵萧然”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意境;颔联通过描写“烟云”、“楼阁”在天地之间的景致,暗示了书楼的人文气息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颈联则通过对“月明”、“晓起岚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尾联则巧妙地运用了“羊裘轩”的典故,反衬出师山书楼的美丽风光,并点出此地虽美中不足却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氛围。全诗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又表现出其热爱生活、热爱人文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的作者是明朝诗人郑玉,创作时间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 在明初洪武时期,郑玉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家国破碎,民不聊生。他立誓报效国家,投笔从戎,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军队生活。于是他回到故乡,专注于教育,培养人才。在此期间,他与著名学者唐长孺交情深厚,共同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在这个时代,明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朱元璋立志扫除元末的混乱局面,实施一系列政策,提倡儒家文化,尊师重道,强调人才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郑玉与唐长孺一同创建了师山书楼,以弘扬儒学为己任,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