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日雪

标题包含
元日雪
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但闻南陌流懽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事隠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祗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铚(1038-1116),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珪是著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左丞等要职。 王铚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官府任职,历任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正月的时候,重新开始了新年的时光,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首次遇到了瑞雪。雪花飘落在酒杯里,让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就像是玉蒲水般的温柔。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完整无缺的三百六十天等待着我们去体验。就像回到了最初的混沌时代,一切都刚刚开始,洁净的大自然正在孕育着各种生灵。 只听到南方的小路上传来欢快的声音,对西方佛教的理论并没有过多的兴趣。遥想那皇宫的大门,像是白银筑成的巍峨宫殿,那是无数官员向往的地方。然而在东林的夜晚,所有的繁华都远离了这里,只有宁静的夜色洒在僧人的窗户上,显得更加清幽静谧。曾经的草堂已经没有人迹,只剩下那半明半暗的梦中之景。如今瑞雪铺天盖地而来,气势磅礴,胜过群山之间的所有景色。在大雪中映照的山峰显得更加美丽,就像是依靠着百尺的高楼。这美丽的景象让人惊叹不已,似乎是天工的杰作。 明天,当东风吹过,所有的瑞雪都将消失,留给寒梅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新的一年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大自然的美景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美妙的画面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去完善
释义
1. 布和:布,宣告;和,吉祥。这里是说,正月的到来带来了吉祥的氛围。 2. 椒觞:椒,胡椒;觞,酒器。这里指美酒。 3. 玉蒲:蒲,即蒲柳,水边的植物。这里形容雪景。 4. 岁历:岁,年;历,日历。这里是说新的开始。 5. 三百六十:指一年三百六十天。 6. 重窥混沌时:指重新开始新的一年。 7. 太素山川:太素,原始的状态;山川,自然景色。这里是说白雪覆盖的大地。 8. 南陌:南面的道路。 9. 西佛:西方的佛陀。 10. 九门:北京的城门。 11. 高耸岧峣:形容宫殿的高大壮丽。 12. 白银阙:白色的宫殿。 13. 东林:佛教的丛林,这里指寺院。 14. 草堂:简陋的住所。 15. 梦入江山:梦见美丽的景色。 16. 祗今:如今。 17. 丘陵:高低不平的山丘。 18. 溟渤:大海。 19. 映山:映照在山上的雪景。 20. 百尺楼:高楼。 21. 天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2. 玉尘:雪。 23. 寒梅:冬天的梅花。 24. 花发:花开。 25. 新年意气:新年的气象。 26. 天巧:上天的巧妙安排。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日雪景的诗词,诗人在此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句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元日下雪的景象,特别是积雪中的山川、花草等自然景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宗教元素,如西佛、东林等,表达了其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心。全诗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新年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雪》是宋代诗人王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元日(即农历新年)时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诗人对新春的祝福。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知。 人生际遇:王铚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曾任太学正、国子博士等职。他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新年时所创作,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时的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由于北方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妥协政策,使得国家长期处于半壁江山的局面。尽管如此,南宋民间依然保持着浓厚的新年氛围,人们通过燃放鞭炮、张贴春联等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