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牡丹

标题包含
牡丹
拆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图把一春皆占断, 固留三月始教开。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 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秦韬玉,字文华,生卒年不详,唐代长安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员。在科举考试中,秦韬玉的成绩并不出众,但他却因受到权臣的青睐而得以进入朝廷担任官员。 据《新唐书·艺文志》记...查看更多
Chaichai_
去完善

译文
消减了妖娆的花朵谁还在催促,仿佛是从仙境中旋即摘下。只为了整个春天独占鳌头,因此让人等到三个月后才开放。压在枝头的花蕊香气扑鼻,一朵朵花儿就像用心剪裁的精巧艺术品。最好的是在音乐结束后,花朵随风摆动微笑着面向楼台。
Chaichai_
去完善
释义
《牡丹》秦韬玉注释: 1. 折妖放艳有谁催:妖,指妖娆美丽的牡丹花;折,摘取;催,催促开花。这句意为牡丹花的绽放不需外力催促。 2. 疑就仙中旋折来:疑,似乎;就,接近;旋折,在仙境中摘下。这句表示牡丹花看起来像是从仙境中摘下的一样。 3. 图把一春皆占断:图,企图;一春,整个春天;皆,都;占断,占据。这句意味着牡丹企图独占整个春天的美景。 4. 固留三月始教开:固,确实;三月,农历三月份,牡丹花期;始,开始;教,让。这句表示牡丹确实在农历三月份开始绽放。 5. 压枝金蕊香如扑:压枝,低垂的枝头;金蕊,金黄色的花蕊;香如扑,香气扑鼻。这句描述了牡丹花的花蕊香气浓郁。 6. 逐朵檀心巧胜裁:逐朵,一朵接一朵;檀心,深红色的花朵中心;巧胜裁,技艺巧妙胜过裁剪。这句赞美牡丹花的形态美丽。 7. 好是酒阑丝竹罢:好是,正适合;酒阑,饮酒结束;丝竹,弦乐与管乐,这里指音乐。这句表示牡丹花在音乐结束后显得更加美好。 8. 倚风含笑向楼台:倚风,随风摇曳;含笑,带着微笑;向楼台,面向楼阁。这句描绘了牡丹花在微风中摇曳,面带微笑地面向楼阁的美景。
Chaichai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的盛开景象,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将牡丹比作仙子从仙界降临人间,占尽春光,留下美丽的倩影。诗句“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牡丹的香气扑鼻、花瓣精致的美感,给人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结尾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在欣赏完牡丹的美丽之后,仍然回味无穷,仿佛牡丹仙子在微风中含笑向他们招手致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牡丹之美的由衷赞美和深切感悟。
Chaichai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是唐代诗人秦韬玉创作的一首描绘牡丹的诗。这首诗歌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和珍贵品质,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富贵荣华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歌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背景下,秦韬玉作为一名有才情的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形象来展现自己的才情和对人生的理解。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秦韬玉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曾担任朝廷官员,但因为与权臣不合,最终被迫辞官回乡。这段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富贵荣华的虚幻。因此,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流露出对人生浮华的不屑。 此外,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崇尚华丽富贵,牡丹被视为富贵的象征,广泛种植于宫廷和贵族的花园中。这也为秦韬玉创作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对牡丹的描绘,他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富贵荣华的向往。
Chaichai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