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还入长安城东门

标题包含
还入长安城东门
峨峨长安城,落日游子入。东风卷清气,欲进还自立。行人不相知,竞逐短景忽。纡余松声窅,泱漭岚气湿。归嬴纸窗明,拈毫以收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履(1332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江苏昆山人。他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医学家、诗人、画家。 王履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医经溯洄集》是中医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壮丽的古都长安,夕阳西下时游子步入。和风吹拂清朗的空气,徘徊着又独立。匆匆路过的行人互不相识,竞相追逐短暂的风景。幽深的松林里传来阵阵松涛声,浩渺的雾气弥漫着湿润的气息。夜色笼罩,明亮的纸窗映照着归来的人影。诗人拿起毛笔,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峨峨:高大的样子。 2. 落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3.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4. 东风:指春风。 5. 卷清:指风吹散雾气,使空气变得清新。 6. 短景:短暂的光阴,这里指夕阳。 7. 竞逐:争相追逐。 8. 纡余:曲折蜿蜒的样子。 9. 松声窅:松涛声深远。 10. 泱漭:广大的样子。 11. 岚气:山中的雾气。 12. 归嬴:回到住处。嬴,古同“赢”,即赢得。 13.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14. 拈毫:拿起笔来。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还入长安城东门》中,王履通过对长安城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人生观。诗中的“峨峨长安城”,形象地展现了长安城的宏伟壮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所向往的精神境界。在夕阳西下之时,游子们纷纷涌入长安城,形成了一幅繁忙而和谐的景象。 “东风卷清气,欲进还自立。”这句诗描述了东风吹过,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融入其中,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品格。这种品质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坚持自我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诗句“行人不相知,竞逐短景忽。”则反映了世间人们的忙碌与浮躁,他们为了追求短暂的名利而奔波劳碌,忽略了生活的真谛。这与诗人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后,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声音和山间的雾气,进一步传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诗歌的过程称为“归嬴”,意味着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夜景的描绘,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审美理想。诗人既追求真理,又保持独立品格,这使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