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太湖石
寂寂云根锁昼扉,绿痕春暖上苔衣。
飞来黄鸟忽相问,看了几年花片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角落里,白云般的树根锁住了一扇白天的大门,绿色的痕迹在春天的温暖中慢慢爬上苔藓衣裳。突然,一只黄色的小鸟飞来向我询问,它已经看过了几年的花瓣飘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云根:指石头的质地如云彩般洁白。这里代指太湖石。
2. 锁昼扉:指石头将门窗遮蔽,使阳光无法照进屋内,形容太湖石的巨大和高耸。
3. 绿痕:绿色的痕迹,这里指春天来临时,植物生长在新长出的太湖石上的景象。
4. 苔衣:苔藓,比喻生长缓慢的植物。
5. 黄鸟:一种黄色的鸟类,这里可能指在古诗中常出现的黄鹂。
6. 忽相问:突然发问。
7. 花片飞:花朵飘落,这里形容时间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石的寂寞和美丽。诗人以"云根"来比喻太湖石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它的神秘和壮丽。同时,诗人用"绿痕"、"苔衣"等词语,传达出春天来临时,太湖石的生机盎然。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黄鸟的飞来,以及"看了几年花片飞"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太湖石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世沧桑的独特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太湖石》是南宋诗人朱复之创作的一首描绘太湖石的诗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9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
在这个时期,朱复之正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早年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政治斗争失利,被贬谪至浙江一带。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艺术和哲学问题。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在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地区。这里的湖光山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游玩、创作。朱复之也不例外,他多次游览太湖,对太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笔下,太湖石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自然的力量和人文的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