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中感怀
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
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去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如今故地重游令人心生悲伤。记得那些欢乐宴会的地方,每个家庭都已破败不堪,化为尘土。
去完善
释义
1. 郪(qī):地名,位于四川。
2. 顷年:多年前。
3. 此中:这里,指郪中。
4. 事:事情。
5. 可哀:令人悲哀。
6. 忆得:记得。
7. 几家:少数几户。
8. 欢宴:指家人团圆的宴会。
9. 家业:家庭的产业,指家庭生计。
10. 成灰:化为尘土,指消失。
去完善
赏析
《郪中感怀》是一首描绘世事变迁、感叹人生无常的古诗。诗人刘驾以自己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世沧桑的感慨。
诗句中的“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说明了诗人曾经在郪中居住过,如今故地重游,发现曾经的欢乐场景已不复存在,令人悲从中来。这种情感上的巨大落差,使得诗人对时光流逝产生了深深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进一步描述了郪中的变化。曾经的几家欢宴场所,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家业都化作了尘土。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全诗增添了沉痛的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郪中感怀》是晚唐诗人刘驾在唐懿宗年间(公元860-87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
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衰微,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边患频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驾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亲眼目睹了这种种社会现象,内心充满了感慨和忧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篇唤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首诗中,刘驾通过描绘郪中的荒凉景象,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报效国家的无奈和悲痛。这种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