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词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霜覆盖的梅子率先在山顶凋零,无数的鲜花被冻得毫无知觉。
这些花儿留存了曾经的美味,任凭风雪无情地欺凌。
去完善
释义
1. 霜梅:经霜的梅花。这里指冬季盛开的梅花。
2. 拆:折,这里指梅花凋谢。
3. 岭头:山岭之上。
4. 卉:泛指各种花草。
5. 冻不知:被寒冷所抑制,无法生长或开放。
6. 和羹:调和羹汤。比喻美德、才干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7. 滋味:味道,这里指梅花对春天的预兆。
8. 任他:任凭它,指风雪肆虐。
9. 苦相欺:苦苦地欺压。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寒梅词》中,李九龄通过对寒梅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首先,诗中提到“霜梅先拆岭头枝”,意味着寒梅在寒冷的霜雪中依然顽强地绽放,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紧接着“万卉千花冻不知”,强调其他花朵在寒冷的环境中凋零,而唯有寒梅独自傲霜斗雪,凸显了其独特之处。
诗的后两句“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用寒梅可以成为和羹的原料这一事实,暗示了寒梅的品质和价值。即便面临风雪的折磨,寒梅仍然坚定地保持着自己的品质和味道。这里,诗人以寒梅作为象征,表达了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寒梅词》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了寒梅在严寒中的坚强和品质,以此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无畏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寒梅词》是唐代诗人李九龄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这个时期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多样,诗歌艺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在诗人的生平中,他性格豪放,有理想抱负,但因时代和命运的局限未能施展才华,这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当时文人墨客多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例。
唐朝前期,皇权巩固,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丰收,商业繁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政日益腐败,内外矛盾激化,民生疾苦不断加剧。这种状况使得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忧心忡忡,他们渴望改革,却感到无力回天。在这种背景下,李九龄写下了这首以寒梅自喻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