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积潦简友人

标题包含
积潦简友人
暝锁层阴重,霾深失远峦。 积流上篱落,飞影度栏干。 石发梳风瘦,垣衣护雨寒。 深怀裹饭去,终媿往来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层层的阴霾笼罩大地,深远之处的峰峦已经消失在浓重的雾气中。流水潺潺,越过篱笆和围栏,水影随着风声飘荡。山石上的植物在风中摇曳生姿,而墙上的苔藓则在雨中更显凄清。我带着深深的担忧离去,尽管心中想着吃口热饭,但终究还是因为现实的艰难而无法如愿。
去完善
释义
1. 暝:昏暗,暮色。 2. 层阴:多层阴暗。 3. 霾:尘土飞扬的天气现象,遮蔽天空。 4. 篱落:篱笆。 5. 飞影:流动的影子。 6. 栏干:栏杆。 7. 石发:苔藓。 8. 梳风:梳理风吹过的感觉。 9. 垣衣:覆盖在墙上的苔藓。 10. 裹饭:带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阴雨连绵、雾气弥漫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层阴”、“失远峦”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视野狭窄的特点。同时,积水流淌过篱笆、光影穿透过栏杆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接着,诗人用石头发芽梳理风、墙上的泥土保护雨水等比喻表达了大自然的活力与生命的顽强。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下对友情的渴望以及相见的艰难,深化了主题。整首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洞察力和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积潦简友人》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必复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5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社会矛盾尖锐,民生疾苦严重。 诗人在此期间正处于中年阶段,经历过科举失利、官场沉浮,对社会现实有深刻了解。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间疾苦,以诗歌作为抒发情怀的工具。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雨水积潦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困苦,表现了诗人对民生苦难的关注和同情。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金朝达成和议,社会相对稳定。然而,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却普遍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认为这种和局并不能解决国家根本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奋起抵抗,实现统一。因此,陈必复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