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遥远的天边也能收到来自江南的消息,梅花绽放意味着春天的临近。夜晚时风轻拂,花香飘来的时间似乎延迟了。原以为黎明时才盛开的花朵已经争相在南枝头绽放。
美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花朵似乎也嫉妒她的美丽。花瓣轻轻地飘落在美人的眉心之间。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里,她总是愿意举杯畅饮。然而,远离故乡十年的岁月已经让她青春不再,少年时代的热情也逐渐消退。

去完善
释义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是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该词表达了诗人在宜州贬谪期间见到梅花时的感慨与期望。下面是词句的注释:
1. 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古代行政区划名称。
2.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这里可理解为作者的贬谪之地。
3. 江南信:即来自江南的消息。
4. 梅破知春近:破,指梅花凋谢;知春近,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
5. 夜阑:指夜深时分。
6. 玉台:古代神话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宜州。
7. 个里:这里,指宜州。
8. 愿杯深:希望饮酒更欢,表示开怀畅饮的心情。
9. 去国:离开京城,这里指被贬谪。
10. 老尽:消磨殆尽,形容心境的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年华已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词人以“天涯”与“江南信”的对比,突出了梅花带给人的惊喜和温暖;又以“夜阑风细得香迟”与“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的转折,表现了梅花的悄然绽放;最后以“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的想象,以及“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堪称咏梅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是宋代词人黄庭坚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黄庭坚被贬谪至当时地处荒僻的宜州。这个时期,他的生活困顿,心境郁闷。然而,就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他看到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不禁触发了内心的感慨,因此写下了这一首传颂千古的佳作。
在创作《虞美人·宜州见梅作》的同一时期,黄庭坚身处的社会环境正处于新旧党争的高峰期。新党领袖蔡京掌权,对旧党人士进行了残酷打压,导致大量士人受到贬谪、流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庭坚的遭遇并非个例,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

去完善